骨性關節炎的3個病因病機!專家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這是廣大患者迫切要了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跟專家一道對這個問題進行闡述。
一、正虛是發病的內在因素
1、肝腎虧虛痺痛雖為筋骨間病,但與肝腎關系密切。華佗在《中藏經》中說:“骨痺者,乃嗜欲不節,傷於腎也。”闡明了骨痺與腎髒受損有關。《內經》有雲:“肝主筋、腎主骨。”又雲:“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偻附,筋將憊矣。”因此,人到中年以後,腎陰虛較為明顯。腎虛不能主骨充髓,而腰為腎之府,故腎虛則腰痛。肝腎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腎氣虛則肝氣亦虛,肝虛則無以養筋以束骨利機關[2]。肝主筋,膝者筋之府,肝氣虛則膝痛,且以夜間為著。又腎為寒水之經,寒濕之邪與之同氣相感,深襲入骨,痺阻經絡使氣血不行,關節閉塞,筋骨失養,漸至筋攣,關節變形,不得屈伸;甚至出現筋縮肉卷,肘膝不得伸,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的症狀。
2、營衛失調,氣血虧虛《素問·痺論》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髒,絡六府也。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瘭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可見人體氣血不足,筋脈骨骼失於濡養,容易導致痺證的發生。因營衛虧虛,腠理不密,風寒濕熱之邪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澀,筋脈痺閉而成。
3、脾虛脾居中焦,主運化、升清和統血,主四肢肌肉。脾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五髒六腑皆禀氣於胃”。脾虛運化作用減弱後,不僅會影響腎精肝血之補充,使筋骨血脈失於調養,還會造成水濕不化,濕濁內聚,痰飲內生,流於四肢關節,引起關節疼痛、重著,晨僵,關節腫脹等病症。
骨性關節炎的3個病因病機!通過上述文章的講解我們已經熟悉了,專家提醒廣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關鍵是要積極的接受醫生的藥物治療,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復鍛煉,就能讓自己的疾病有個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