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亟待規范的治療,因為骨性關節炎發病率高,治療卻並不科學規范,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骨關節病。對於多數中老年人來說,骨關節炎是年年治,年年發,就像一個摘不掉的“緊箍咒”。難道非要狠下心來換關節?對此,高鐵铮教授認為:其實,80%的骨關節炎不需要開刀就能治好,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患者普遍存在認識和診療誤區,沒有接受規范的治療。
警惕骨關節炎的危險信號
盡早發現骨關節病變是治療的關鍵。據高鐵铮教授介紹,骨關節病變時,會向身體散發出某些信息,警惕這些信號,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如果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應該想到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時常感覺手腳僵硬或久坐後突然感到有些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關節腫大或關節活動時骨頭互相觸碰時喀嚓的聲音,這些都是骨關節炎重要信號,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五大誤區,害人非淺
誤:年輕人不會得骨關節炎
高教授強調,骨關節炎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由關節外傷、關節過度使用引起繼發性骨關節炎往往與年齡因素無關。據調查,近年來“有車一族”、“高跟鞋女士”、運動愛好者等中青年骨關節炎患者明顯上升。
誤:骨關節病是小病,無需治療
很多患者認為骨關節病是小病,腰、腿關節疼痛扛一扛就過去了。其實長此以往,關節軟骨退變繼續加重,甚至完全退化,最終導致嚴重疼痛和殘疾的發生。
誤:止痛藥可治骨關節炎
高教授解釋說:由於藥物均具有副作用,並且事實上目前沒有哪一種藥物能夠延遲或逆轉骨關節炎患者的病理改變。而且服用此類藥物不僅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導致消化性潰瘍,還會抑制軟骨形成並加速軟骨損傷,使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