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強是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教授,運動醫學教研室主任。他告訴記者,目前在中醫界備受關注的整脊療法對於許多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其中,慢性腰肌勞損就是其中一個。董寶強解釋,慢性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組織的慢性疲勞性損傷,又稱慢性腰部勞損、腰背肌筋膜炎等。這種疾病好發於體力勞動者和長期靜坐缺乏運動的文職人員,因此是常見的都市病。
針對此病,人們可以首先嘗試以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為主要目的的療法。讓患者臥在床上,家人用雙手掌推、按、揉腰部緊挨著脊柱兩側的豎脊肌,時間約5分鐘。接下來,用拇指點按或按揉、彈撥豎脊肌數遍,再用拇指端重點推、按、撥揉豎脊肌上的痛點,時間約5分鐘。然後,對照穴位圖,用雙手指指端或指腹按揉、腎俞、命門、大腸俞、關元俞、秩邊、環跳、委中等穴,每穴各半分鐘即可。最後,沿督脈腰段及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皮膚發熱為度。
慢性腰肌勞損病人還可以使用整脊療法。讓患者側臥在床上,無痛感的一側肢體在下自然伸直,患肢在上並半屈髋、屈膝,放在健肢上,腰部放松。家人面對患者站在床邊,以一手(或肘部)按住患者的肩前部,另一手(或肘部)按住其臀部,同時做相反方向緩慢用力,使腰部被動扭轉,當旋轉到一定幅度時(有明顯阻力感),再做一個瞬間增大幅度的扳動,此時常可聽到“咯嗒”一聲響聲。這時患者一般會感覺到十分舒適,有放松的感覺。反復幾次,病情會得到明顯改善。
慢性腰肌勞損患者還可以在平時多做功能訓練。首先是腰部前屈後伸運動: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做腰部前屈、後伸各8次。還可以做腰部回旋運動,使腰部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各8次。患者還可以仰臥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後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呈“拱橋狀”8次,也可以做“飛燕式”運動,俯臥床上,雙臂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呈“飛燕式”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