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並發症,50%在脊柱,30%~40%在髋骨
喝牛奶對預防骨折的效果寥寥,還增加心髒病、前列腺癌等風險
醫學指導/廣東省脊柱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黃東生教授
日前,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公布數據顯示,在世界范圍內有1/3的髋骨骨折發生在男性身上,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37%,是女性髋骨骨折後死亡率的2倍。專家提醒,男性的骨質疏松通常被忽視,得不到治療而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疼痛、殘疾,甚至過早死亡。為了預防骨質疏松,喝牛奶是很多人的選擇,然而研究發現牛奶中的鈣質可增加男性前列腺癌的風險,因此男人應選擇更安全的防治方式。
IOF老男人
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高
骨質疏松常常被人以為更容易出現在女性身上—在骨質疏松的患者中,80%是絕經後婦女,因為她們體內雌激素下降。然而,男性並非就沒有骨質疏松的風險。
IOF主席約翰·卡尼斯教授估計,50歲以上男性終生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高達27%,超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發生骨質疏松後,脊柱和髋骨骨折導致的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目前,男性骨質疏松患者第一次發生骨折後被確診為骨質疏松的比例不足20%。
廣東省脊柱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黃東生教授指出,男性出現明顯骨質疏松的年齡比女性平均大10歲,但一旦發生骨折,後果會更嚴重,這是因為老年男性的身體功能較差。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並發症,50%以上發生在脊柱,特別是胸椎與腰椎的連接處,還有30%~40%發生在髋骨,余者還可發生在桡骨等處。患者在第一次骨折後還會接二連三地骨折,這是因為他們往往因為疼痛而無法行走、負重,髋骨骨折者還只能臥床,造成骨質繼續丟失。此外,長期臥床還會加速患者心肺功能衰退。
哈佛
預防骨質疏松
避免大量吃乳制品
商家的廣告常常宣稱,要想骨骼強壯就要喝牛奶。受此影響,很多人相信每天喝3杯牛奶能夠預防骨質疏松。然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的報告指出,有研究顯示喝牛奶對預防骨折的效果寥寥,還增加心髒病、前列腺癌等風險。
奶類食品是良好的鈣質來源,含有大量的可吸收鈣。然而研究顯示,攝入大量鈣質並不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例如,哈佛大學對醫務人員的大型研究顯示,每周喝兩杯牛奶以上者發生髋骨或前臂骨折的風險並不比每周喝一杯牛奶以下者更小,而其他大型前瞻性研究亦未發現補鈣與骨折風險有什麼關系。還有研究顯示,光補鈣、不補維生素D還會增加髋骨骨折及心肌梗塞的風險。在印度、日本和秘魯,人們每日攝入鈣質不足300毫克,低於美國推薦的19~50歲成人標准的1/3,但其國民骨折發生率很低。
防治骨質疏松,維生素D的重要性不亞於鈣。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老年人跌倒風險20%以上。維生素D可以通過喝牛奶、吃藥片獲得,或讓皮膚曬太陽自己生產,但緯度在40°以上的地區(參考:北京位於北緯40°)冬天的陽光不足以產生維生素D,而塗抹了防曬霜之後也會阻止維生素D的產生。
牛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為有的人會有乳糖不耐受,造成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全脂牛奶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可增加心髒病風險;牛奶中的半乳糖等成分可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牛奶中的鈣質可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考慮到癌症的風險,哈佛建議避免大量食用乳制品。其實,補鈣也可以多吃深色綠葉蔬菜,如甘藍和一些豆類。
專家
抗骨質疏松藥物要終身服用
為了預防骨質疏松,人上了年紀後,即使骨量不低,也需要補充形成骨質的原材料。黃東生建議每日補充1000~1200毫克鈣質,600~800國際單位維生素D。人體對牛奶、豬骨湯等食物中的鈣質吸收比較差,最好服用容易吸收的活性鈣。針對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僅靠補鈣和維生素D已不能滿足需求,通過長新骨藥物治療才能顯著減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幾率,這種治療往往需要終生服藥。很多人擔心抗骨質疏松治療會導致腎結石等副作用,其實腎功能正常的人只要不過量服藥,一般不會得腎結石,但有些人可能出現便秘,服用通便藥物便可。如果患者的腎功能很差,體內電解質失調,就要咨詢醫生並且小心用藥。
運動不但對提高骨密度有益,對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也很有好處,但黃東生提醒,運動也會加速關節磨損。骨質疏松患者做運動應量力而為,如果不是從年輕時就開始有運動的習慣,老來運動量應逐漸減少,以免受傷。發生骨折後,患者很難運動,肢體活動的減少令骨質進一步丟失,又容易再次骨折,還容易導致靜脈栓塞、肺部感染等嚴重並發症。
如果發生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除了保守治療外,還可考慮椎體成形等微創手術,如有脊髓神經壓迫則需行減壓固定手術。黃東生稱,手術不但能解除疼痛,還能讓患者盡早起床活動—即使只是扶著雙拐走路也有很大幫助。術後一般只需要臥床數天,其間患者可以進行手腳不負重的運動,如在不負重的狀態下直腿抬高、舉高手以屈伸關節。如果患者發生了癱瘓,可在別人的幫助下進行被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