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節炎常識 >> 風濕關節炎患者逾540萬

風濕關節炎患者逾540萬

現狀:我國大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逾540萬

“類風濕關節炎的確是一種常見的、能引起嚴重畸形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委曾小峰介紹,根據疾病的程度不同,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可以有關節腫脹、壓痛、晨僵、畸形,最終會導致關節殘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委徐滬濟也說,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9年就把風濕免疫性疾病、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列為世界上三大殺手。

曾小峰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大概是0.2%~0.4%,如果根據中國13億人口來算,中國大陸至少有540萬以上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甚至更多。類風濕關節炎以女性多發,男女比例是1:3,各種年齡階段都可以發病,發病隨年齡逐漸增加,以30~50歲為發病高峰期。

曾小峰分析,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原因尚不明確,除了遺傳、病毒感染和性別因素外,多種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網絡也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致病因子,其中免疫細胞主要指T細胞和B細胞,細胞因子網絡主要包括白介素-6(即IL-6)、白介素-1(即IL-1)、腫瘤壞死因子(TNF)等。

危害:若不治療兩年致殘率達50%

曾小峰說,類風濕關節炎的致殘率很高。有數據統計,未經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兩年後,致殘率達50%,三年後,致殘率達到70%。“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類風濕關節炎的致殘率在所有關節病中居首位。”

“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破壞位置在關節,但它不單純影響關節。”曾小峰說,類風濕關節炎還會導致肺部、皮膚病變,血液系統也會出現問題。“據調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40%左右患有抑郁症,71%會出現輕度疲勞,42%會出現重度疲勞。”

“正因為如此,類風濕關節炎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曾小峰說,中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一年平均門診用藥費用為每人(17238±8018)元。同時,隨著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的喪失,患者及其家庭收入也會減少。美國、加拿大、瑞典、荷蘭、英國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支出顯示,平均每年每位患者的直接藥物支出是5720美元,間接支出是5822美元。“因為患者不能活動,要坐車、要有人照顧,這些支出非常高。”

提醒:關節腫痛和晨僵 應去風濕免疫專科就診

“類風濕關節炎越早治療越有利,因為關節一旦破壞了就不能恢復。”曾小峰指出,關節部分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最主要的受影響部位,大部分患者都存在關節腫痛。最常見的是對稱性的小關節腫痛,而且在手上都表現為近端的指尖關節腫痛,也存在個別的單關節腫痛、大關節腫痛。還有,早晨起來僵硬,需要活動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很多疾病都有晨僵,類風濕關節炎的晨僵至少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早期晨僵時間可能會短一點。”他建議,有關節腫痛和晨僵的患者去風濕免疫專科就診,讓專科醫生做出鑒別和診斷。

他說,確診類風濕關節炎,除了有類風濕關節炎的一些表現,還要做血清學的檢查。其次,很多自身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具有很好的診斷意義,比如抗環胱氨酸抗體,對於早期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指標。此外,X射線照相、核磁共振、超聲波等影像學檢查也可在類風濕關節炎嚴重時看到關節破壞、殘疾。有些超聲檢查,也可在較早期時發現疾病。

治療:生物制劑起效快 但需嚴格遵醫囑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不能根治。”曾小峰說,治療的主要目標是盡早達到疾病的臨床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同時延緩關節結構的破壞,保持較好的結構和功能預後。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是藥物治療。傳統的藥物治療,一種是非甾類抗炎藥,只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不能阻斷病情發展;一種是緩解病情藥,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非常重要,但至少要服用兩到三個月效果才能顯現;還有一種是糖皮質激素,小劑量的激素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非常有效,但不能濫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