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節炎症狀 >> 中醫是如何治療關節炎的

中醫是如何治療關節炎的

    夏季,類風濕進入緩發期,這個季節治療,效果異常明顯。筆者近10年來采用中醫方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齡最大64歲,最小14歲,平均年齡47歲。其中81%的患者類風濕因子檢測陽性,X線檢查顯示70%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36%出現低血紅蛋白小細胞性貧血,18%有肺間質病變。經治療其中42例取得顯著效果,占87.5%,6例無效,占12.5%,現介紹如下。

    1 辨證分型

    1.1 濕熱蘊阻 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和活動期。可見關節紅腫,觸之灼熱,骨節疼痛,活動時加劇,晨起關節僵硬,關節尚無畸形。伴有發熱,口咽干燥,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1.2 氣血瘀阻 關節疼痛劇烈,如針刺而有定處,經久不愈,骨突處可觸及堅硬皮下結節,晨起關節僵直,入暮漸熱,舌質黯紅,有瘀斑,唇色瘀暗,脈弦澀。

    1.3 寒濕痺阻 關節疼痛,遇寒加重,得溫稍減,局部觸之濕冷,四肢不溫,骨關節畸形僵硬,面色晦暗,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

    1.4 肝腎不足,氣血兩虛 關節畸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軟無力,身體日見消瘦,畏寒喜溫,面色蒼白,口唇色淡,舌質淡,苔白,脈細弱無力。

    2 治療方法濕熱蘊阻型予清熱通絡,祛風除濕。處方:銀花籐20g,青風籐20g,絡石籐20g,雞血籐20g,滑石15g,薏米15g,連翹10g,秦艽10g,赤小豆10g,黃柏10g。

    氣血瘀阻型予活血通絡,宣痺止痛。處方:桃仁15g,紅花15g,生地15g,丹參15g,川芎10g,五靈脂10g,香附10g, 沒藥6g,秦艽15g,地龍10g,川牛膝10g,元胡10g。

    寒濕痺阻型予溫陽散寒,通痺止痛。處方:熟附子9g,肉桂10g,熟地15g,細辛5g,皂刺10g,海風籐15g,獨活10g,黃芪15g,炙甘草6g。

    肝腎不足,氣血兩虛予補益肝腎,養血祛風。處方:熟地15g,人參10g,黃芪20g,白芍10g,續斷10g,狗脊10g,骨碎補10g,故子10g,桑寄生15g,甘草6g。

    根據證型,選處方,水煎,日1劑,分2次服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