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病因 >> 揪出白領腰椎疾病的“元凶”

揪出白領腰椎疾病的“元凶”

   臨床上經常能看到一些30歲的人“腰齡”已經50歲。他們常因腰痛就診,一做檢查發現腰椎出現提前退化或椎間盤突出。年輕人患腰椎病增多,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揪出白領腰椎疾病的“元凶”

    1.站姿或坐姿不對。人平躺時,腰椎間盤承載的壓力最小;站著時次之,此時頭、軀干、上肢的重量最終傳到腳弓;坐姿前傾時,頭、軀干和上肢的重量集中在腰椎,只有這一個孤零零的支撐點,此時腰椎間盤承載的壓力最大。因此,長期伏案工作或坐姿不正確,很容易讓人出現腰部肌肉酸痛。 揪出白領腰椎疾病的“元凶”     彎腰、駝背會使脊椎負擔加重,短期內可能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影響,但時間久了就可能引起脊椎骨體萎縮。特別是老年人,多患有骨質疏松,脊椎兩側的韌帶比年輕時松弛,因此不良姿勢造成的脊椎傷害也會更重。     建議:平時無論是坐著還是站立都要挺直腰背,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最好每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走走。最佳坐姿為“正襟危坐”,即端正頭、頸、肩、背,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直面注視,盡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令脊柱正直,保持頭、頸、胸的正常生理曲線。坐著時可選擇一個好的靠墊,即中間突出,上下為圓弧過渡,並要有一定的硬度。沒有靠墊時,臀部要把椅面坐滿,讓腰椎有依靠,千萬不要懸空。     2.半躺著玩手機。半臥位時,腰椎會因缺乏足夠的支撐,導致原有的弧度發生改變,讓椎間盤所受重力不斷增大,誘發椎間盤退變突出。半臥位時,後腰懸空,腰椎處於折角狀態,又沒有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全壓到了腰椎這一受力點上。站立時,腰背部的肌肉、韌帶會幫助腰椎支撐重量。但半臥位時,肌肉、韌帶處於松弛狀態,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出現變形,生理曲度變直,久而久之會造成連接腰椎的椎間盤膨出。     建議:如果在床上看書,應端坐,後背不要倚靠東西。最好不要躺著看書,不僅傷眼睛,頸椎也會受到一定的牽拉,引發頸椎不適。     3.穿不對鞋。穿細高跟鞋走路時,身體會前傾,背部弧度增加;無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樣糟糕,這種完全無跟的平底鞋沒有減震緩沖或足弓的支撐,會使步態非常不穩,體重無法均勻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並使肌肉痙攣和疼痛遍及全身,甚至伴發慢性頭痛或偏頭痛。     建議:穿著沒有鞋跟的平底鞋時,應在鞋內側加厚鞋墊,中間凸起正好貼合腳中間的凹陷部。研究表明,需要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時,最好選擇有2厘米跟的鞋子。     4.吃得太多。若每餐吃得過飽,消化系統將不堪重負,很多脂肪物質沉積在體內,久而久之體重就會增加。身體多余的體重都會增加脊椎的負荷,會對身體軸線負重部位,即對腰椎和骶骨之間的部位產生緊壓。     此外,如果上腹部周圍脂肪太多,當你的身體要保持自身平衡時,會使骨盆向前傾斜,脊柱則要向後傾,不能成為一條直線,這可能導致下背部過度緊張,出現疼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