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骨溶解的症狀

骨溶解的症狀

  需與以下症狀相互區別:

  骨贅大量增生:“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或“骨贅”,是指在骨關節邊緣上增生的異常骨質,在臨床上又稱為“骨性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肥大性骨關節炎”是骨性關節炎的一種影像表現,是繼關節軟骨破壞後而繼發的一種病變,屬於骨的退行性改變,即“骨的老化”所致。

  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糖含量0.7~0.52mmo1(31-93mg),定性試驗陰性。每日尿糖超過0.83IIUnol門p)時用定性試驗為陽性,稱糖尿。既往糖尿定性試驗采用硫酸銅試劑(班氏L是根據糖類的還原作用,尿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者糖、麥芽糖、戊糖、具有還原作用的非糖物質(某些藥物*均可呈陽性反應。近年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紙片法測定尿糖,對葡萄糖有特異性,但當有抗壞血酸、水楊酸鹽存在時也可呈陽性。

  骨裂:裂紋骨折是眾多骨折中症狀比較輕微的一種,因而常常被忽視。但是,小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是有可能演變成大問題的。裂紋骨折如果沒有采取恰當的治療,也會發生移位,造成比較大的麻煩。

骨溶解的症狀

  裂紋骨折又稱骨裂,由於沒有明顯的移位,因而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它一般是由於直接的打擊、撞擊等造成的。裂紋骨折可以通過石膏固定或小夾板固定來治療,傷處可快速愈合,而且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治療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輕松的。

  病變部位的主要症狀是肢體疼痛,無支持力,患部功能障礙,病理骨折是常見的症狀和合並症。

  病變發生於胸椎者可引起病理骨折合並截癱導致死亡。

  X線檢查

  在病變部骨質呈大塊溶骨性骨質吸收,骨干變細,皮質變薄。大塊骨質吸收後呈現骨質缺損,殘端呈尖削狀。有殘存疏松的萎縮骨,無新生骨,無骨膜反應,無軟組織腫塊。

  據認為:長期接觸氯乙烯可導致肢端溶骨症。其主要表現為多發性骨溶解,尤其是鎖骨、肩胛骨、肱骨、乳糜胸、神經損害、骨損害附近的血管瘤或淋巴管瘤,後者常是診斷的重要線索。嚴重者,脊柱橫斷導致截癱,累及大血管引起大出血。顱骨破壞,導致其附近神經受累。發生在颌骨的溶骨症,常常有牙齒松動、移位或自行脫落等情況,最終可能導致整個上、下颌骨,甚至顱骨溶解。因為沒有了下巴,進食、說話、甚至呼吸、抬頭等日常活動都會受到影響,使患者痛苦不堪。

  骨破壞一般認為是骨中的血管淋巴管增殖,引起大塊骨質溶解。大量纖維化完全或部分替代了骨組織,可繼發性地累及鄰近的皮膚和(或)組織。本病國外有散在病例報道,Hagberg報道1例,無外傷性骨折史和皮膚損害。國內報道較少,黃強等1996年報道1例僅有骨損害,卻無系統損害和皮膚損害。王天舒等於2001年報告1例下颌骨溶骨症,拔牙後下颌骨呈進行性慢性吸收,並發生病理性骨折。

骨溶解的症狀

  溶骨症的組織病理學表現無特異性,光鏡下可見纖維組織增生,骨組織被溶解、吸收,未見破骨細胞,無骨組織增生,可見擴大的血管腔。

  溶骨症應與惡性腫瘤、早期化膿性骨髓炎和伴有腎病的特發性骨質溶解症等相鑒別。惡性腫瘤多表現為界限不清的腫塊,常伴有局部疼痛、感覺消退或消失,而溶骨症無此症狀。慢性骨髓炎X線片常示有死骨形成,病變多位於下颌體和下颌支,很少同時累及。而溶骨症X線片示無死骨形成,病變部位多同時累及下颌體和下颌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