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 22歲
發病時間: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問:我一個同事這樣,小兒麻痺疫苗想了解一下情況,有沒有人了解這個的啊,我現在想知道了解一下,小兒麻痺疫苗但是之前都沒有什麼認識, 有了解嗎,不知道是什麼。。現在想請問一下醫生知道?希望能告訴我。。。
建議: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是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控制小兒麻痺疫苗手段。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脊髓灰質前角的灰、白質部分,對灰質造成永久損害,使這些神經支配的肌肉無力,出現肢體弛緩性麻痺。好發於嬰幼兒,故又稱小兒麻痺症。本病可防難治,一旦引起肢體麻痺易成為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脊髓灰質炎疫苗就是用於預防小兒麻痺的疫苗,現在有兩種疫苗可以使用,一種是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種名為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質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別接種於Vero細胞培養並收獲病毒、經濃縮、純化後用甲醛滅活,按比例混合後制成的3價液體疫苗。
【藥物別名】小兒麻痺症活疫苗,脊髓灰質炎口服活疫苗 P小兒麻痺疫苗oliomyelitis Vaccine Live
【制劑規格】糖丸:單價糖丸Ⅰ型—紅色,Ⅱ型—黃色,Ⅲ型—綠色;三價糖丸—白色;口服液:三價活疫苗。
【適 應 證】麻痺性脊髓灰質炎的常規預防,使用對象主要為兒童。
【不良反應】可出現發熱、頭痛、腹瀉等,偶有皮疹,2~3天後自行痊愈。極少數發生的嚴重不良反應為疫苗相關性麻痺病。
【用法用量】口服糖丸劑:嬰兒一般於第2、3、4月齡時各服一丸。4歲再各服1丸(直接含服或以涼開水溶化後服用)。口服液體疫苗:初期免疫3劑,從出生第2個月開始,每次2滴,間隔4周~6周,於4歲或入學前加強免疫1次,可直接滴於嬰兒口中或滴於餅干上服下。
【注意事項】若有發熱、體質異常虛弱、嚴重佝偻病、活動性結核及其他嚴重病疾以及1周內每日腹瀉4次者均應暫緩服用。HIV感染、異常丙種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白血病、廣泛性惡性病變以及其他免疫缺陷者(如服用皮質激素、抗癌藥、免疫抑制藥或接受輻射等)均屬禁忌。
發展歷程編輯
早期
小兒麻痺疫苗
1936年時,紐約大學的研究助理莫裡斯·布羅迪(Maurice Brodie)利用猴子的脊髓作為病毒生長環境,並以甲醛殺死病毒,以制成脊髓灰質炎疫苗。由於難以獲得足量的病毒,使其嘗試剛開始就受到阻礙。在測試疫苗時,布羅迪首先以自己和多位助手來作實驗,接著再將疫苗接種於3000名兒童,其中多人出現了過敏反應,且沒有出現免疫作用。費城的病理學家約翰·科勒默(John Kollmer)也在同年宣稱研發出疫苗,不但同樣沒有使人免疫的能力,還造成了多名死亡案例。
美國國家脊髓灰質炎免疫計劃(National Polio Immunization Program)早期於佐治亞州哥倫布所進行的大型疫苗接種活動。
到了1948年,由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所領導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團隊,在實驗室的人體組織中成功培養出脊髓灰質炎病毒。恩德斯與同事托馬斯·哈克爾·韋勒和弗雷德裡克·查普曼·羅賓斯也因這項貢獻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此之外,同時期還有多項關鍵發現:包括病毒的3種血清型(serotype),也就是第一型(PV1,Mahoney)、第二型(PV2,MEF-1),與第三型(PV3,Saukett);還有人體麻痺前血液中會出現病毒的現象,以及γ-球蛋白型態抗體在抵抗病毒方面的效用。
美國在1952年與1953年,分別增加了5萬8000與3萬5000個病例,高於先前每年約2萬人的增加速度。當時在紐約萊德利實驗室(Lederle Laboratories)的希拉裡·柯普洛夫斯基(Hilary Koprowski)曾宣稱在1950年成首先成功研發疫苗,不過直到沙克疫苗投入市場後5年,他的疫苗才正式脫離研究階段。此外,沙賓疫苗研發時所用的減毒性病毒樣本,也是由柯普洛夫斯基所提供,但他自己的疫苗因為部分會恢復致病性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