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西醫學對肩周炎的認識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於1867年即發表了外傷性肩峰下滑囊炎引起肩痛和運動障礙 的報道。
1872年,根據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盂肱關節以外的組織的炎症這一特點而將本病命名為“肩關節周圍炎”。1907年,由於X線診斷技術的發展,發現了肩周鈣鹽沉積現象,因而有人提出肩周炎與鈣化性滑囊炎有關。1910年,有人發現肩鎖關節病變對肩臂活動的影響,從而擴大了對肩周炎認識的視野。此後,有人觀察發現肩周炎患者不僅存在肩周軟組織粘連,還同時存在盂肱關節腔粘連和縮小的變化。1920年以後,有人發現肱二頭肌長頭腱及其腱鞘的損傷與肩周炎的發病有關。1933年,有人提出喙突炎也是肩周炎的一個類型。1934年,有人把非損傷性肩痛症伴肩關節功能障礙者命名為“凍結肩”,並提出了肩周炎的分類法。1943年,有人經過手術探查認為肱二頭肌長頭粘連是肩周炎的病因,並稱為粘連性腱鞘炎。
本世紀50年代,肩周炎的多病因學說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認為肩周炎的發病與自身免疫、內分泌紊亂、精神心理因素、頸椎病等有密切關系。60年代初,肩關節造影方法應用於肩周炎的研究。70年代後,B超、CT和 MRI等新技術也應用於肩周炎的診斷,為肩周炎的研究開辟了更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