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肩周炎臨床症狀 >> 白領“五十肩” 治療有新法

白領“五十肩” 治療有新法

  從事文案工作的劉先生給周刊發來郵件,稱自己長期伏案工作,又缺乏體能鍛煉,患上了肩周炎,甚為痛苦。初時肩部某處疼痛,後疼痛范圍擴大,並牽涉到上臂中段,同時雙肩關節欲增大活動范圍,則有劇烈銳痛發生。嚴重時手臂不能上舉,有時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痛醒。在患了肩周炎之後,到醫院體療科進行診治,雖然經過醫生一個療程的適度推拿按摩,疼痛症狀有所緩解,但是隔了一段時間,肩周部不適症狀又起。希望能為肩周炎患者做一期健康設計。

  疾病探究: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疾病,以往多發生於50歲左右人群,所以俗稱“五十肩”。隨著現代生活的進展,人們工作環境的改善,競爭壓力的加大,伏案時間的延長等影響,這種現代文明病的患者不斷增多,並出現明顯的低齡化,其中不少是坐辦公室的年輕白領。

年輕白領遭遇“五十肩”
警惕“肩周炎”乘虛而入


  中醫認為肩周炎的病因有兩種。一是內因:肝血、腎精不足,致使筋骨失養、骨節失靈;另一因素是感受外邪,以風寒濕為主。邪氣侵犯人體,阻滯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因此,中醫稱之為“漏肩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機體進入中年後期,體內內分泌系統發生較大的生理變化,以性激素為代表的許多體液調節因素出現紊亂,影響各系統和器官。當這種影響波及肩關節,就會出現肩關節囊萎縮、變小,關節囊的滑膜層及周圍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

  肩周炎多為單側發病,左側較右側多見,少數病人會雙側同時發病。好發肩周炎的年齡與肩關節產生嚴重退變的年齡相一致,一般肩部有損傷史或曾經有局部外固定史、受寒史、偏癱史的人易發病,也有無任何誘因而發病者。

  一般來說,本病對健康影響不大,但痛苦的折磨和心理影響卻需要重視。另外,肩部疼痛也有其他疾病的可能,如肩部腫瘤、肩關節結核、肩關節感染等。凡是出現肩痛症狀者應到醫院就診。

  按肩周炎的發生與發展大致可分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復期。各期之間無明顯界限,各期病程長短不一,治療方法也因人因病而異。

  1、急性期:這是肩周炎如何治療的早期。肩部自發性疼痛,其疼痛常為持續性,表現不一。活動時,如穿上衣時聳肩或肩內旋時疼痛加重,不能梳頭洗臉,患側手不能摸背。以後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間為重,病人不敢患側臥位。該期為炎症、疼痛引起反射性肌肉痙攣等為主的病理變化階段,無軟組織粘連等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

  治療:以患肢制動,休息為主,最好對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鎮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懸吊,局部按摩,理療,針灸,藥物及封閉等均能減輕症狀。

  2、慢性期: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周炎如何治療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 梳頭、穿衣、舉臂、向後結帶均感困難。 此時持續時間較久,通常為2-3個月。此期為軟組織發生器質性病理改變的階段,關節周圍軟組織在炎症反應以後發生攣縮、增生、肥厚和粘連等,嚴重限制了肩關節活動。

  治療:麻醉下手法松解粘連及康復治療等以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復。當疼痛劇烈,影響睡眠時,可服止痛片,局部熱敷,理療(頻譜儀肩周炎怎麼治療)或配合中藥熏洗。

  3、恢復期:肩痛基本消失,個別病人可有輕微的疼痛。肩關節慢慢地松弛,關節炎的活動也逐漸增加,外旋活動首先恢復,繼則為外展和內旋活動。此期為炎症過程自行消退(如果自然發展的話),病理停止發展,所有的症狀得到緩解的階段。整個病程短者l-2個月,長者可達數年。封閉、按摩、推拿,針灸治療後,主動進行功能鍛煉,如做關節上舉,外展,及內、外旋等各種運動。

  “官方”推薦的新療法——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原省針灸推拿醫院)院長方劍喬教授自創了一種“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肩周炎技術”,最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推廣。方院長說,肩周炎的常規療法是消炎鎮痛,但不少人腸胃受不了。用針灸也能治,但療程長,加上有痛感,很多人也堅持不下去。

年輕白領遭遇“五十肩”


  “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肩周炎技術”具體是這樣的:取4個穴位,每2個穴位一組,即手的合谷穴和外關穴一組,肩膀上的肩前與肩穴一組(或肩與臑俞穴一組,隔次交替使用),用穴位神經刺激儀(一種利用電流來鎮痛的儀器),用2對電極分別粘在2組穴位上,通過電流刺激穴位。電流的電壓是9伏,對人沒傷害。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能夠找准穴位,肩周炎患者也可自己在家治療,需買一套穴位神經刺激儀,藥店和醫療器械商店都有,600多元一台。

  • 鼠標手來到你身邊 怎麼辦?
  • 你有幾項致命“電腦骨病”?
  • 10歲小孩“頸椎曲度”竟變直
  • 養護你的脊椎 遠離病痛
  • 專家為“鼠標手”驗明正身
  • 專家答疑腰椎間盤突出症
  • 脖子歪別輕易認為就是落枕
  • 盤點頸椎病六大報警信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