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及疑問:梨狀肌綜合征與股骨頭缺血壞死有甚麼區別,它們分別有甚麼症狀
擅長:擅長四肢骨折的手術治療及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對頸肩腰腿痛的治療有獨到之處。
分析:該情況可以考慮是梨狀肌綜合征與股骨頭缺血壞死
建議:1.坐骨神經受損症狀主要表現為干性受累的特征,即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區的運動(股後、小腿前後以及足部諸肌群)、感覺(小腿外側、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射)障礙等。病程較長者,可出現小腿肌萎縮甚至足下垂等症狀。2.壓痛點以坐骨神經盆腔出口部體表投影位置壓痛最劇(環跳處),且沿神經干走行向下放射。此外,尚可發現約半數病例於胫點或腓點處有壓痛現象。梨狀肌症候群時,其壓痛點略高於前者1~2cm。3.下肢旋轉試驗肢體內旋使梨狀肌及上孖肌、閉孔內肌和下孖肌等處於緊張狀態,以至加重出口處狹窄,可誘發坐骨神經症狀。除沿坐骨神經走行的放射痛外,還有小腿外側達足底部麻木感。但單純梨狀肌症候群者,則為外旋時誘發症狀,此主要由於當攣縮、瘢痕化的梨狀肌收縮,下肢外旋時,促使出口處狹窄之故。4.直腿抬高試驗一般均為陽性,其疼痛程度介於根性痛和叢性痛之間。此試驗並非特異性的。。。。。。。。。。。。股骨頭壞死疼痛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50%急性發作,特征是髋部不適,位置不確定,可發生於X射線片陽性發現之前或後,可能與骨內壓增高、組織缺血或微骨折有關。最終關節面塌陷,致使疼痛進一步加劇,下肢活動尤其是內旋受限。有些患者出現間隙性跛行,症狀類似慢性周圍血管病性跛行,休息時症狀減輕,活動及負重時加重。臨床上對下列患者要特別警惕:①原因不明的局部疼痛,尤其是髋痛,偶有跛行;②對側髋關節已明確診斷為骨壞死,因非創傷性骨壞死,髋關節雙側病變高達30%~80%;③有明顯誘因,如長期或短期大量應用類固醇激素,長期大量飲酒,膠原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病等),鐮狀細胞貧血,高雪瘤,減壓病,以及有前述病因中所提及的各種誘發骨壞死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