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那麼關節炎具體有哪些類別呢?
1.風濕性關節炎
多見於兒童及青年,以急性發熱及關節腫痛起病。主要侵犯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腕、肘、肩等關節,關節紅腫熱痛,呈游走性,一處關節炎症消退,另處關節起病。關節炎症消退後不留永久性損害,X線關節攝片骨質無異常,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抗鏈球菌溶血素、抗鏈激酶及抗透明質酸酶陽性。
2.類風濕關節炎
該病是慢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與遺傳、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包括吸煙有關。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40~60歲女性更多見。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准的診斷條件(≥4條可以確診):
晨僵至少持續1小時(≥6周)。
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受累(≥6周)。
手關節(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受累(≥6周)。
對稱性關節炎(≥6周)。
有類風濕皮下結節。
手部關節X線片改變(表現為關節及其鄰近骨質疏松或明顯的脫鈣現象,關節間隙的狹窄)。
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32)。
3.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以往被認為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種變型,其實不然。
強直性脊柱炎的特點有:
絕大多數為男性發病。
發病年齡多在15-30歲。
與遺傳基因有關,同一家族有較高發病率,HLA-B27陽性達90%-95%。
血清類風濕因子為陰性,類風濕結節少見。
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及脊椎,四肢大關節也可發病,易導致關節骨性強直,椎間韌帶鈣化,脊柱呈竹節狀。
如四肢關節發病,半數以上為非對稱性。
4.感染性關節炎
感染性關節炎有兩種類型:
一為病原體直接侵犯關節。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淋球菌及鏈球菌等感染,尤其發生敗血症時。在原發感染的基礎上,病人出現寒戰、高熱、受累關節劇烈疼痛,關節腫脹活動障礙。
以下肢負重關節。如髋關節和膝關節發病最多,不對稱,多為單關節炎。關節腔穿刺液呈化膿性改變。塗片或培養可找到細菌。X線關節攝片可見關節局部脫鈣、骨質侵蝕及關節間隙變窄。易並發骨膜炎及骨髓炎。
另一為感染性變態反應性關節炎。在感染過程中,由於細菌毒素或代謝產物所致。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猩紅熱後關節炎、菌痢後關節炎、腦膜後關節炎及布氏桿菌性關節炎等。
主要表現為四肢大關節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紅腫,一般經1-2周自愈。
5.痛風
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痛風早期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痛風多見於男性,好發部位第一跖趾關節也可侵犯踝、膝、肘、腕及手指等關節。發作時多急驟起病,數小時內出現紅、腫、熱、痛、疼痛劇烈時不能觸,同尿酸血症,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附近或皮下,形成痛負結節。結節逐漸增大,致使局部畸形及骨質破壞。血清尿酸常在357μmol(6mg/dl)以上,關節腔穿刺或結節活檢,可見到針狀尿酸結晶。
6.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Psoriaaticarthrieis)屬血清陰性關節炎,又稱牛皮癬性關節炎,伴有牛皮癬的皮膚表現。關節病變多發生在手指末端指間關節、母指指間關節及及足趾間關節,骶髂關節和脊柱也常受侵。
當皮膚病變發展到指甲時,指間關節炎相繼發生。早期的關節病變就可呈強直性變,後期累及骶髂關節及脊柱。無皮下結節,但血沉加快,有時血尿酸增高。脊柱中以頸椎較多見。
7.其他類型
如創傷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
自身免疫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在發生、發展過程中也常常出現關節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