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運動損傷後有三大誤區需警惕

運動損傷後有三大誤區需警惕

  運動員由於其訓練的高強度和高難度,從而成為運動損傷發生最多的人群。然而,大多數運動員都可以很快康復,恢復正常的訓練和比賽,這與他們嚴密的預防和及時專業的處理措施密不可分。相反,很多業余愛好者在遇到運動損傷後由於處理不當而延誤了治療,甚至留下一些後遺症,影響了運動機能。

  人體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關節和肌肉三部分。其中,堅硬的骨骼構成了人體的支架,起到了支撐人體、保護內髒等作用,由於其堅固性,骨骼在運動中並不易損傷。而除骨骼以外的其他組織將全身的骨骼有機地連接在一起,並賦予其力量和靈活性,包括肌肉、韌帶、軟骨等,統稱為“軟組織”,這也是最常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要預防這些組織的損傷,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均衡營養,及時補充

  在運動時,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是平時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這些營養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電解質、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的缺乏會直接導致運動系統功能的下降,從而不能完成相應的動作,如果強行完成,就會發生運動損傷。因此,想要經常參加運動,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均衡營養,平衡膳食,不要偏食,尤其要多吃一些富含鈣、鎂、磷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鮮等。在運動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根據運動的強度和出汗的多少及時補充水分、能量和電解質,如准備一些水果、運動飲料等。

  養成良好習慣,保持肌肉力量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預防運動損傷,平時也得下功夫。強健的肌肉不但能賦予我們更大的力量,在完成一些扭轉動作時也起到了保護關節的作用,如果肌肉力量很弱,運動時很容易損傷關節內的韌帶、軟骨等。

  量力而行,謹慎選擇

  運動帶來健康,也使我們身心愉悅,但並非所有運動項目都適合每一個人。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年齡、體能狀況、運動機能來選擇運動項目。一般來說,青年人以及肌肉力量很好的人可以選擇“接觸性運動”,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可能發生接觸的運動,包括籃球、足球等;中老年人或者肌肉力量較弱的人適宜選擇“非接觸性運動”,包括乒乓球、慢跑、游泳等。同時,要根據自身平時的運動機能選擇性參加運動。我在門診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平時幾乎不運動,而在單位的運動會上臨時參加一些高強度的項目,繼而出現了運動損傷。

  運動環境適宜,准備活動充分

  選擇一個安全、適宜的環境進行運動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環節。就天氣而言,氣溫過低,肌纖維容易過度收縮。而氣溫過高,營養消耗過大,都容易導致損傷。就環境而言,建議選擇專門的運動場地,尤其是跑步、游泳等,復雜的環境常常導致不必要的扭傷。此外,在活動之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拉伸運動,一方面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增強肌肉的興奮性和柔韌性,從而能夠順利地完成運動中的各種動作,避免運動損傷。

  動作規范,科學運動

  對於滑雪、球類等技巧性較高的運動,建議在接受了專業指導後再自由活動。根據經驗,很大比例的運動損傷都是在做不規范的動作時發生的。比如,業余網球愛好者經常出現網球肘,其實常常是由於揮拍時發力的位置錯誤導致的。

  勞逸結合,循序漸進

  古語說“過猶不及”,運動過量不但不利於健康,也容易由於肌肉疲勞、專注力下降導致運動損傷。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當天的身體反應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運動量,不能勉強完成。最好在每運動半小時後休息一次,緩和身心,補充能量。每天的劇烈運動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

運動損傷後有三大誤區需警惕

  一旦發生運動損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和處理呢?以膝關節的運動損傷為例,我們梳理一下常見的誤區,了解正確的應對方法。

  滑雪是這幾年非常流行的一項運動,它的速度和激情讓許多年輕人著迷。不幸的是,冬季那幾個月的門診中,幾乎每天都有好幾個患者因為滑雪導致膝關節扭傷而來醫院就診,可見其危險性。更遺憾的是,很大比例的患者因為各種原因漏診或誤診,到醫院就診時,膝關節已經出現了功能障礙,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甚至留下難治的後遺症,影響了以後的運動機能。這些是如何發生的呢?主要包括以下幾類誤區:

  誤區一:還能繼續走,肯定沒問題。關節扭傷後,有的患者雖然出現關節腫脹和疼痛,但能繼續步行,故而認為自己沒有大的問題,而采取休養或熱敷、噴藥等方式簡單處理,從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解讀:膝關節周圍有很多的肌肉、韌帶包裹,損傷其中一部分並不會影響步行,但可能影響以後的運動機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如果條件不允許,在損傷的第一時間要完成急救處理,為進一步的治療和康復奠定基礎,贏得時間。具體怎麼做呢?首先,要停止活動,避免關節的進一步損傷(休息,Rest)。

  膝關節扭傷時,關節周圍的血管破裂,血液進入關節腔從而引起關節的腫脹和疼痛。早期的熱敷常常會擴張血管,不但不能止血,反而會加重出血和腫脹。正確的做法是,自制一個冰袋敷在膝關節周圍,有收縮血管、減少出血的作用(冰敷,Ice),同時,由於出血少了,腫脹減輕了,相應的疼痛也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然後,我們可以用毛巾等將膝關節包扎起來,增加周圍的壓力,從而減少出血和腫脹(加壓包扎,Compression)。同時,盡量將受傷的一側肢體抬高,促進血液回流,從而進一步減輕關節的腫脹和疼痛感(抬高患肢,Elevation)。這四個急救措施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起來正好是“RICE”,因此又叫做大米原則,這其實是所有運動損傷急救處理的基本原則。

  誤區二:到醫院拍片未發現骨折,肯定沒大問題,不必特殊處理,從而進一步延誤治療。

  解讀:雖然沒有骨折,但在膝關節扭傷的一瞬間,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常常發生了嚴重的撕裂,包括膝關節的韌帶、半月板和軟骨等。如果這些損傷不能完全修復,則可能導致膝關節活動異常,不能從事劇烈的運動,甚至影響正常的生活。

  其實,在軟損傷後的早期,並不一定需要手術修復,因為它們都具備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但需要給予相應的處理,為其修復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創造這個環境的方式就是將關節固定。固定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石膏、夾板、支具、繃帶等等,各有優缺點,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

  對於膝關節損傷,我建議采用固定整個大小腿、並能夠調整膝關節彎曲角度的支具,它的優點是固定牢靠,同時拆卸容易,而且在後期可以根據康復的進度調整角度。固定的時間一般是4-6周,時間太短,組織還沒有完全修復;而時間太長則容易導致關節粘連,影響長期的關節功能。

  除了固定的時間要嚴格遵守,還需要注意的是,受傷的一側肢體盡量不要負重,也就是讓它懸空,減少關節的微動,促進組織愈合。尤其是在半月板損傷的情況下,早期就利用支具步行不利於它的愈合。

  誤區三:損傷愈合了,就可以正常運動了。

  解讀:固定一段時間後,軟組織愈合了,但患者常常會發現兩個問題,一個是關節“很僵”,不能彎曲到正常的角度,甚至“像一根棍兒”一樣,另一個就是“腿細了”,患側的肌肉明顯出現了萎縮。

  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做相應的康復訓練。首先是關節活動度的練習,為了防止粘連,這個練習要在固定結束後及時開始,而且盡量在一個月內達到正常的角度。練習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每天練習後都要進行冰敷,減少關節的腫脹和疼痛。其次就是肌肉力量的練習,包括大腿肌肉收縮、直腿抬高、靜蹲練習等等,這類練習需要長期堅持,直至肌肉力量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參加劇烈運動,否則很容易再次受傷。文/江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博士,主治醫師)

  在了解以上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後,還有幾點需要提醒大家:

  不是所有損傷都能自己處理

  在完成初步的急救處理後,需要求助醫生盡早地明確診斷,以調整治療方案,並獲得更加詳盡的康復指導。

  不是所有損傷都能保守治療

  大多數的運動損傷都能通過上述的處理而修復,但還有部分嚴重的損傷很難自身愈合,需要借助外科手術,而且早期修復的效果更好,因此需要及時通過醫生的檢查,合理安排B超、核磁共振等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抓住治療時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