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防治骨質疏松,莫陷入認知誤區!

防治骨質疏松,莫陷入認知誤區!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骨質疏松症患者越來越多。雖然人們對“骨質疏松”這個名詞耳熟能詳,但對它的認識常常是“一知半解”、“正誤參半”,許多骨質疏松患者由於受錯誤觀念的誤導,在防治上走了許多彎路。下面,筆者就臨床最常見的骨質疏松若干認識誤區逐一加以點評,希望對廣大基層醫生及患者有所幫助。

  誤區1:“骨質疏松”與“骨質疏松症”是一回事

  “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症”雖僅一字之差,但含義卻不盡相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骨質疏松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其骨密度降低必須達到規定標准:與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個標准差(SD)才叫做“骨質疏松症”;降低1個標准差(SD)以上但未達到2.5個標准差(SD)時,只能稱作“骨量減少”。很多老人確實存在骨質疏松,但嚴格來說是處於“骨量減少”的范疇,尚不能診斷為“骨質疏松症”。所以,重視“骨質疏松”沒有錯,但也不必看到“骨質疏松”就草木皆兵,需要正規的骨密度檢查才能最終確診。

  誤區2:依據自覺症狀或血鈣水平判斷有無骨質疏松症

防治骨質疏松,莫陷入認知誤區!

  許多人認為只要沒有腰腿痛、血鈣不低就不會患骨質疏松症,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首先,在骨質疏松症早期,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輕微,因而很難察覺,而一旦感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往往為時已晚。其次,不能把低血鈣與骨質疏松劃等號,事實上,絕大多數骨質疏松症患者的血鈣並不低。這是因為血液中的鈣濃度通過多種激素(如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等等)的調節得以維持在狹小的正常范圍之內。當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導致血鈣下降時,機體會通過激素的調節,增加破骨細胞活性,動員骨骼中的鈣釋放入血,使血鈣得以維持正常;反之,當膳食中鈣攝入過量時,鈣調節激素通過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使多余的血鈣沉積於骨。由此可知,血鈣正常並不說明骨骼中不缺鈣,血鈣水平並不能反映骨質疏松存在與否以及嚴重程度。事實上,原發性骨質疏松即使發生嚴重的骨折,其血鈣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是否需要補鈣不能簡單地只根據血鈣水平而定。

  因此,不能依據有無自覺症狀和血鈣是否降低來診斷骨質疏松,對於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症狀,都應當定期去醫院作骨密度檢查以明確診斷,而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

  誤區3:骨質疏松都是缺鈣造成的,單純補鈣就能治好

  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但骨質疏松並不單純是因為缺鈣,而多是由於鈣調節激素失衡(如雌激素分泌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和活化降低等),破骨細胞活性超過成骨細胞活性,致使骨質流失速度超過骨質形成速度所致。因此,單靠補鈣來治療骨質疏松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同時糾正骨代謝失衡的問題(即:一方面要促進骨生成,另一方面要阻止骨流失)。換句話說,補鈣必須與抗骨質疏松藥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藥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治療骨質疏松症。打個比方,補鈣就像提供補牆用的水泥,但提供水泥並不等於補牆,還要有泥水匠的操作,抗骨質疏松藥物就扮演了泥水匠的角色,可以調控上述兩種細胞的“工作”,最終將鈣“砌到牆壁”裡。國外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正規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規范服用抑制破骨或促進成骨的藥物,對於預防骨折來說仍然是無效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