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阿聰家出了件“怪事”——早晨起床時,阿聰發現兒子的脖子動彈不得,稍稍搖頭或點頭,頸部就劇烈疼痛,痛得兒子嗷嗷大哭。阿聰敲開我的門,跟我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又加了句:“兒子昨晚還在家裡蹦蹦跳跳,怎麼會突然這樣呢?一定是‘落枕’了。”我建議阿聰立即帶兒子上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落枕”原來是頸椎的寰樞關節半脫位。
頸椎由7塊椎骨組成,椎骨之間由關節連接。第一塊頸椎,醫學上稱為寰椎,第二塊頸椎稱樞椎。寰椎、樞椎及其上下關節的位置是保證人體頭頸活動自如的關鍵。這些關節的活動除了與關節自身的構造有關外,附著在這些關節上的韌帶及其周圍的肌肉組織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小兒頭部相對較大,起穩定作用的頸部肌肉、韌帶卻很薄弱,如果家長隨意打孩子耳光、拋接孩子,或者孩子自己劇烈蹦跳、猛烈轉頭或搖頭,造成頭部的劇烈搖晃,就有可能誘發寰樞關節半脫位。
此外,當小兒發生感冒、繼發病毒性或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寰樞關節周圍組織可受牽連,出現充血、水腫、滲出,引起韌帶松弛或痙攣,從而導致關節失穩、脫位。如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等,在組織充血、水腫的基礎上,韌帶附著更松弛。據統計,寰椎關節半脫位的患兒中,脫位前有扁桃體炎、咽炎或頸淋巴結炎的占68%之多。可見,小兒頸椎半脫位與細菌性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關系。因此有人將這種脫位稱為“炎症性”或“充血性”脫位。
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體的脊髓通行於椎管。在寰樞椎構成的椎管中,通行著最高位的脊髓。當寰椎發生前後移位,使椎管周徑小於10毫米時,可壓迫、損傷此處的脊髓,引起四肢癱瘓、呼吸麻痺,甚至出現生命危險的嚴重後果。體操運動員桑蘭的癱瘓,就是頸椎損傷造成的,當然她是嚴重的外傷所致。好在寰樞椎構成的椎管前後徑較寬,小兒平均為22毫米,當寰樞關節輕度脫位時,椎管周徑雖然可變小,但不壓迫脊髓,因而一般不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家長不必為此驚慌失措,但也不可麻痺大意。
那麼,這種“炎症性”或“充血性”頸椎脫位有些什麼特點和表現呢?一是頸枕部突然發生疼痛,可與感冒症狀同時出現,也可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後1~2周。如果發生在早晨起床之後容易誤為“落枕”;如果發生在白天做游戲或劇烈運動之後,容易誤為“扭傷”。二是頭頸向一側歪斜,不能做搖頭或點頭動作,稍活動一下頸部就會出現劇烈疼痛。三是頸枕部多可觸及腫大且有壓痛的淋巴結,以及有扁桃體腫大、咽喉充血、淋巴濾泡增生、發熱等。
為了預防孩子發生頸椎半脫位,應及時治療感冒,防止繼發感染,對體質差、頸部肌肉瘦弱的兒童,要加強護理,患病期間不要做劇烈的游戲活動,不可突然打孩子耳光,避免頭部劇烈搖晃。一旦發生頸椎半脫位症狀,家長千萬不可盲目用手推拿、捏頸或旋轉,否則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良後果。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去醫院進行X線攝片,如確屬脫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用颏枕吊帶做持續牽引,數日內即可自行復位。對反復發生頸椎脫位的小兒,在復位後可用頸圍做支持固定,以鞏固療效,防止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