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桡骨遠端骨折臨床表現

桡骨遠端骨折臨床表現

  研究表明,桡骨遠端骨折的患者,絕大多數是腕背伸受傷,其軸向作用力大部分經中央柱和外側柱,經舟狀骨、月骨傳導至桡骨遠端,由於頭狀骨位於舟、月骨之間,所以作用力主要集中在舟月韌帶上,易造成舟月韌帶損傷而發生舟月分離,桡骨遠端關節面往往呈粉碎狀。那麼桡骨遠端骨折有哪些臨床表現?又會發生哪些並發症?

  臨床表現:

  手腕疼痛腫脹,尤其以掌屈活動受限。骨折移位嚴重者,可出現餐叉狀畸形,即腕部背側隆起,掌側突出。尺骨莖突輪廓消失。腕部增寬,手向桡側移位。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莖突上移達到或超過尺骨莖突水平。桡骨遠端有壓痛,可觸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觸及骨擦音。

  本病可發生以下的一些並發症

  1、畸形愈合:

桡骨遠端骨折有什麼臨床表現?

  未准確復位和未可靠固定是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原因。治療桡骨遠端骨折的關節外標准包括恢復掌傾角、桡骨斜度和高度。普遍接受的標准為桡腕關節分離小於2mm,背側傾斜角度小於10度,桡骨短縮小於5mm。背側或掌側粉碎性骨折,嚴重的背側成角或不完全復位是骨折固定後可能再次移位及隨後發生畸形愈合的征兆。腕背側畸形主要由於復位時掌屈、尺偏未到位而畸形愈合,而腕掌側畸形是由於復位過度屈曲致遠端向掌側移位未矯正,特別是老年骨質疏松,復位時用力過度而產生。桡骨遠端骨折復位後再移位發生率高,特別是粉碎性骨折,固定過程中更易發生再移位而畸形愈合,明顯的畸形將嚴重影響腕關節功能。

  2。下尺桡關節脫位:

  下尺桡關節脫位桡骨遠端骨折最易發生並發症,且容易忽略。下尺桡關節主要靠關節盤和桡尺掌、背側韌帶維持穩定,當腕背伸跌倒時可使韌帶斷裂而使下尺桡骨關節脫位。早期識別並治療合並桡骨遠端骨折的下尺桡關節損傷,對降低疼痛後遺症和功能缺失的發生率是至關重要的。X線檢查發現下尺桡關節大於3mm,即下尺桡關節脫位,桡骨遠端骨折的准確復位和可靠固定,能使脫位的下尺桡關節復位並愈合。

  3、正中神經卡壓:

  桡骨遠端骨折復位固定的位置使腕管屈曲,骨折的移位及血腫可以增加腕管內壓力,嚴重時可導致正中神經壓迫和腕管綜合征。骨折復位後對位對線良好,經皮穿針固定可減少正中神經卡壓的發生率。早期發現,及早解除正中神經卡壓可減輕手部功能障礙。

  4、嚴重創傷性腕關節炎:

  保持關節面平整是桡骨遠端骨折關節功能恢復的重要條件。對於粉碎性骨折,治療成功最重要的標准是關節內的重建,即關節面恢復的准確度,關節面不平超過2mm是手術的適應證。我們采用撬撥復位後穿針固定治療波及腕關節或粉碎、極不穩定的桡骨遠端骨折,效果良好。

  5、前臂筋膜室綜合征:

  掌屈尺偏加壓固定,可使前臂筋膜室壓力升高,腕部過度屈曲,可減少靜脈回流,使筋膜室的壓力進一步增高,嚴重時可出現筋膜室綜合征。因此石膏或夾板固定後觀察手部血運及疼痛性質可發現筋膜室綜合征的先兆,以便及時處理,避免更嚴重的並發症發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