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骨質疏松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有資料統計,45歲以上的婦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輕重不同的骨質疏松;而75歲以上的婦女,骨質疏松症的患病率高達90%以上。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症狀提醒你患上骨質疏松了呢?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定義

  骨質疏松症(Osteoporosis 簡稱OP)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征的一種系統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質疏松症的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有哪些臨床表現

  1)疼痛

  疼痛是骨質疏松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原因是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破壞、消失、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於骨質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顯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長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勞、勞損,從而產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為甚。

  2) 身高縮短、駝背:

  它是由於骨質疏松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的,也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

  3) 骨折

  骨質疏松症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在臨床上主要發生在富含松質骨的區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遠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為嚴重,由於骨折後必須要臥床,故容易發生肺炎、靜脈炎、泌尿系統感染及心腦血管異常,據國外報導有10~20%的病人在發病第一年內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