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位知名骨科教授等經過3年多時間的探索,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跟骨骨折三點固定原則,並創新設計研制了治療的可塑性跟骨钛鋼板,這項題為“跟骨骨折的應用解剖學、生物力學及臨床研究”,日前通過了上海市科委組織的成果鑒定。專家認為,該研究經文獻檢索國內外未見類似報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跟骨骨折占足部骨折的60%,由於其損傷機理和骨折類型復雜,治療不當可引起較嚴重的患肢功能障礙,殘疾率高達20%~30%。國外近年來對跟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研究,優良率僅在70%左右,其局部並發症較多、且缺乏理想的內固定材料。上海同濟醫院骨科俞光榮等科研人員從1997年5月起在對跟骨進行傳統保守治療和切開復位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的基礎上,在國內外首先提出了跟骨的解剖分區並探討了有關臨床意義,建立了模擬跟骨骨折模型,發現跟骨載距突在跟骨骨折中極少發生移位,可作為跟骨骨折內固定的固定支撐點,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嚴重跟骨骨折三點固定原則,即三點固定關鍵點:跟骨前部或骰骨、截距突、跟骨粗隆,在這三點固定跟骨骨折,不僅提高了解剖復位的成功率,而且減少了手術的並發症。
科研人員還根據跟骨骨折模型,分析了骨折機制與骨折類型,設計並研制了新型的可塑性跟骨钛鋼板,並治療了186例220側(其中34例左右足同時跟骨骨折)各類關節內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評分系統評價術後功能,優良率達到92%,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