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骨刺的年輕白領已呈逐年增多趨向,不良的坐姿與不當運動已成為骨刺的催化劑。
骨刺好發於活動頻繁的關節
“骨刺”只是通俗的說法,它並非尖銳如刺,醫學上的正確名稱應該是骨面上的“鈣化灶”,它主要與連接骨面上的肌筋膜長期勞損或軟骨面慢性磨損有關。
由於骨面上的軟組織發生反復缺氧缺血,炎症細胞滲出後逐漸沉積,時間長了該鈣化處就像骨頭突了一塊出來,這是身體為了保持骨骼支撐和力學平衡的自我修復功能。從人體的自然發展來看,長骨刺既是一種老化的表現,又是一種自我修復的需要。
所有關節周圍都附有肌筋膜或軟骨,在長時間反復使用中,或因為急性跌傷或姿勢不正確,都可能導致關節損傷。而骨刺一般好發於活動較頻繁的關節,譬如頸椎、腰椎、膝關節、腳跟等,另外,手指與手肘也是骨刺容易發生的部位。
面對骨刺不要盲目恐慌
在許多人看來,如果確診出骨刺,就必須要趕緊治療了,這也導致了許多“病急亂投醫”的現象。其實,骨刺的生長對保持骨骼和關節的穩定性本來有“亡羊補牢”的作用,但由於骨頭周圍還有很多血管和神經,骨刺如果占了它們的位置,對血管和神經造成擠壓、壓迫,就會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病人首先要正確認識骨刺,身體沒異常的時候完全可以不管它。但若出現明顯不適,比如膝關節經常紅腫還突然卡住不能彎曲,睡覺醒來手麻或常有耳鳴,走路遠些時小腿扯筋痛或麻木,或早上下地時足跟部針刺樣劇痛需走一段路後才減輕等,都需要及時到骨科和疼痛科就診,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骨刺一旦發生了是不可能消除的,許多宣稱能夠根治、去除骨刺的藥多數是通過發揮消炎鎮痛作用而減輕症狀。
如果出現疼痛,首先還是要到醫院查清楚原因,尤其是急性的原因不明的疼痛,要警惕並排除危險的疾病如腫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