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因神經、肌肉、肌腱、滑膜等損傷而經常出現肌力異常。肩周炎時,由於肩部廣泛炎症引起疼痛,病人不敢活動,再因為炎症部位的廣泛粘連而導致不能活動,廢用性的肌肉萎縮,可以見到肌力減退,所以臨床檢查肩部肌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檢查肌力,主要是觀察病人的肌肉收縮、肢體運動和抵抗阻力的能力。一般臨床分為0~5度。
0度:完全癱瘓,肌肉無收縮能力。
1度:可見肌肉收縮,但肢體及關節無活動。
2度:肢體能在床上移動,但不能抬起。
3度:肢體能抬離床面,關節可以活動,能對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對抗外加的輕微阻力。
4度:能做抵抗阻力的運動,若無粘連,關節活動功能可以正常。
5度:正常的肌力,可克服阻力做各向運動。
肩部的功能檢查主要是通過觀察和觸摸每一塊肌肉的收縮功能,而了解其病變的范圍和程度。可按如下方法分別檢查。
(1)斜方肌
斜方肌的肌纖維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部纖維的主要功能是聳肩,囑患者做抗阻力聳肩活動時,可觸及上部纖維的收縮。中部纖維的功能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囑患者做抗阻力向後並攏肩胛骨的動作,可觸及中部纖維收縮。下部纖維的功能是使肩胛骨內收和外旋,囑患者做抗阻力外展、後伸上臂,可觸及下部纖維收縮。
(2)菱形肌
菱形肌的功能是使肩胛骨內收和內旋。檢查時,患者雙手叉腰,做肩胛骨向後合攏動作,檢查時將手指伸入肩胛骨脊柱緣下,可觸及菱形肌收縮。
(3)前鋸肌
前鋸肌的功能是上臂活動時使肩胛骨貼近胸壁,穩定肩胛骨。檢查時患者雙手用力推牆,如前鋸肌麻痺可出現翼狀肩胛骨。
(4)提肩胛肌
提肩胛肌的功能是上提肩胛骨而做聳肩動作。當聳肩時,提肩肌與斜方肌同時收縮,但提肩胛肌位於斜方肌的深面,做聳肩活動時不易觸及,檢查時的方法是囑患者頭向一側屈曲,並將面部向同側旋轉,同時抬肩,檢查者雙手在頭及肩部施加壓力,在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間可看到提肩胛肌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