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股骨頭壞死 >> 股骨頭壞死治療 >> 股骨頭壞死確診的依據有哪幾種

股骨頭壞死確診的依據有哪幾種

  很多人在自己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的時候,十分的震驚,以至於不敢相信診斷的結果。專家表示,病症在醫學的診斷上,並不是盲目隨意進行的,其也是有科學依據可循的。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診斷依據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確診的三大依據

  1、體格檢查

  (1)局部腫脹。急性炎症期髋關節有腫脹,系充血、滲出所致。非急性炎症期無明顯腫脹。

  (2)局部叩痛。常見於股骨大轉子,其次為足跟部叩痛。在急性無菌性炎症期表現明顯。

  (3)局部深壓痛。常見於腹股溝中點和內收肌止點壓痛,其次為臀後外旋肌群區壓痛,但不放射。在急性無菌性炎症期壓痛加重。

  (4)髋關節功能試驗。主要包括Thomas征陽性、“4”字試驗陽性、Allis征陽性、單腿獨立試驗陽性、Ortolani試驗陽性等等。

  (5)髋關節功能障礙。患髋的外展、外旋或內旋動作受限,後期由於髋關節畸形而各個方向功能活動均受限。

  2、髋關節步態檢查

  (1)搖擺步態。臀中肌為股骨外展肌。如一側臀中肌無力,行走時該側肢體支撐時,對側骨盆下降,軀干為了取得重心平衡,需向支撐肢體傾斜,至健肢支撐時,軀干恢復常態。

  (2)代償性跛行。主要由單側下肢短縮引起,如果一側患肢短縮在1~2cm之內時一般無跛行,此時一側下肢的短縮可由盆骨來代償。但如果短縮在2~3cm以上則無法完全代償,此時骨盆及軀干傾斜,患者常以患側足尖著地或屈曲對側膝關節而呈跛行。

  (3)疼痛性跛行步態。當單側髋關節發生病變時,患者行走時為了減輕患側下肢的負荷,患側足謹慎落地,在行走中迅速抬起,盡量設法縮短患肢的負重時間,即當用患肢著地時極快地收回正跨步的健肢,健肢跨步動作十分倉促,患者常在對側借助手杖或拐杖減輕疼痛。雙側髋關節病變時,患者多用雙拐輔助行走。

  3、骨頭塌陷檢查

  (1)觀察和測量股骨頭高度的變化,股骨頭高度逐漸下降者有塌陷發生的可能。

  (2)MRI預測。對那些在X線顯示不出的壞死灶,可通過磁共振檢查發現壞死灶界限,即TI加權像上的低密度帶,並在其冠狀面上觀測出股骨頭邊緣的狀況,根據其位咒及面積預知是否具有塌陷危象。

  (3) 從時間t分析,多數股骨頭壞死發生後的平均3 - 10 個月之間為塌陷發生高峰期。從壞死的X線類型分析,股骨頭壞死時正位片上壞死骨塊在股骨頭內所處的位置和面積對預測很有用處。如果要全面估計,應加拍側位片,以了解壞死灶的面積,壞死面積愈大,塌陷機會愈多。

  (4) Mose's范本測量法。用這種范本同心圓測量關節表面,凡塌陷少於2mm者,預示塌陷可能停止發展,但超過2mm者,可揭示塌陷進展並影響一定的髋關節功能。

  股骨頭壞死通過一些儀器檢查是不難被發現的,而其病情的惡化程度也會一覽無余的暴露在我們的眼前,因此,采用儀器檢查的方式,會很利於我們對此病的治療。另外,股骨頭壞死患者,大多數會出現鈣磷流失的狀況,患者應多注意補鈣與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