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天冷“膝”先知,你的膝關節還好嗎?

天冷“膝”先知,你的膝關節還好嗎?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可腿老又先從膝關節老起。膝關節不是身體中最常受傷的部位,卻是最薄弱、要求最高的關節,原因是它們經常承受著人的整個重量,而且由於活動范圍大,其結構使它們比髋關節和踝關節更在沖擊下更脆弱。

 天氣冷了,關節還得護好了。骨科專家表示,老年人多見的膝關節疾病正規的診斷是膝關節骨關節炎,是指由於膝關節軟骨變性、骨質增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又稱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及骨關節病等。本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發病。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1. 發病緩慢,多見於中老年肥胖女性。

  2. 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其特點是初起疼痛為陣發性,後為持續性,勞累及夜間更甚,上下樓梯疼痛明顯。

  3. 膝關節活動受限,甚則跛行。極少數患者可出現交鎖現象或膝關節積液。

  4. 關節活動時可有彈響、磨擦音,部分患者關節腫脹,日久可見關節畸形。

  5. 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其早期症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是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關節腔積液。出現滑膜肥厚的很少見。嚴重者出現膝內翻畸形。

天冷“膝”先知,你的膝關節還好嗎?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理病因:

  1. 慢性勞損:長期姿勢不良,負重用力,體重過重,導致膝關節軟組織損傷。

  2. 肥胖:體重的增加和膝骨關節炎的發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體重下降則可以減少膝骨關節炎的發病。

  3. 骨密度:當軟骨下骨小梁變薄、變僵硬時,其承受壓力的耐受性就減少,因此,在骨質疏松者出現骨關節炎的幾率就增多。

  4. 外傷和力的承受:經常的膝關節損傷,如骨折、軟骨、韌帶的損傷。異常狀態下的關節,如在髌骨切除術後環節處於不穩定狀態時,當關節承受肌力不平衡並加上局部壓力,就會出現軟骨的退行性變。正常的關節和活動甚至劇烈運動後是不會出現骨關節炎的。

  5. 遺傳因素:不同種族的關節受累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如髋關節、腕掌關節的骨關節炎在白種人多見,但有色人種及國人中少見,性別亦有影響,本病在女性較多見。資料表明表患有Heberden結節的婦女,其母親和姊妹的骨關節炎發病率遠比無此病的家屬要高2-3倍。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診斷:

  1. 反復勞損或創傷史。

  2. 膝關節疼痛和發僵,早晨起床時較明顯,活動後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後症狀緩解。

  3. 後期疼痛持續,關節活動明顯受限,股四頭肌萎縮,關節積液,甚至出現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

  4. 膝關節屈伸活動時可扪及摩擦音。

  5. 膝關節正、側位X照片,顯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關節緣呈唇樣骨質增生,胫骨髁間隆突變尖,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有時可見關節內游離體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根據嚴重程度不同,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供選擇。

  1.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采取非手術治療(保守療法)方法。

  (1). 物理治療: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功能鍛煉,遠紅外,直流電治療,中藥熏蒸等。 (2). 藥物治療:包括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注射液,對關節症狀緩解較好;也有一些口服藥物可以用,比如氨基葡萄糖膠囊對修復軟骨有一定作用。

  2.手術治療

  (1). 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此術是用於診斷治療早期膝關節疾病比較安全實用的新技術,使患者痛苦小、並發症少,並具有恢復快,療效顯著等特點。 (2). 膝關節置換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通過手術將嚴重病損的膝關節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關節部件所代替,是將已磨損破壞的關節面切除,如同裝牙套一般,植入人工關節,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

  運動與防護:

  運動前選擇平整的地方訓練;穿合腳的運動鞋和舒適的衣服,戴護膝等保護性用具;進行柔和的熱身運動。運動時關節活動范圍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動作勻速並緩慢;運動後無明顯疲勞感;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功能鍛煉應持之以恆。運動後進行舒緩的放松運動。

  1.力量練習

  負重直腿抬高練習:仰臥位,將腿伸直抬起30~45度。

  負重伸膝練習:坐位,將小腿向上抬起,盡量與大腿平齊。

  負重屈膝練習:立位,小腿向後抬起,與大腿呈60~90度,大腿與地面垂直。

  在日常的運動中,下面四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關節變形和關節炎的發生。

  2.有氧訓練

  (1).堅持緩步行走。行走時腿要緩抬輕放,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鐘60步以內。每日可步行20分鐘,長期堅持。

  (2).騎自行車也是不錯的鍛煉方法,大腿肌肉可得到很好鍛煉,而膝關節受力不大。但注意騎行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持續上坡騎行。每天可進行30分鐘。

  (3).用走跑交替的方式增強膝關節韌帶彈性。注意跑步時前腳掌著地,以減緩膝關節的震動和膝關節損傷。跑步時雙臂要自然擺動,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4).在水中進行膝關節運動,比如游泳、水中行走、水中健身操等。這些運動是在失重狀態下進行,膝關節負重小,但活動范圍大,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也能夠得到充分的舒展。注意:運動時要避免轉體、跳躍等撞擊動作,以減少關節磨損;禁做極端的關節活動,如瑜珈中的強蹲姿勢。

  預防護理

  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負重關節,最容易出現問題。40歲以後,要格外注意“節約”和保養膝關節。運動時及時配戴護膝、護踝和使用拐杖都是很好的方法。過了40歲以後,人的關節穩定性變差,韌帶也變得松弛,在對抗性運動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傷。這個年齡像羽毛球、網球、籃球、足球等,都要盡量少玩。

  為保護好膝關節,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避免風寒;勞逸結合;維持適當體重,以減少膝關節負重;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注意休息:當我們運動過剩的時候可能會感覺關節腫脹、疼痛,此時應該及時休息。盡量避免深蹲,負重,上下樓梯,爬山等一切可能造成膝關節傷害的活動,以免造成膝關節損害,引起骨質增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