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接診20名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近日,在醫院骨科門診室,見到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張先生。今年64歲的他是一位石匠。兩個月前,他突然膝蓋彎曲困難,蹲下後需借助手的力量才能站起來,小腿也常常麻木。
骨科主治醫師說,張先生由於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患上了退行性膝關節炎。近段時間,他每天大約會收治20位這樣的病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天氣變涼有關。天冷導致血液循環減速,局部循環減弱,所以膝關節疼痛明顯。
退行性膝關節炎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臨床以中老年發病較普遍,尤以50-60歲最多見,肥胖的中老年婦女更為多發。主要與她們的雌激素減少骨質流失、骨質疏松、運動減少等因素有關。
肥胖者易中招姿勢不良發病率高
據悉,高齡是退行性膝關節炎發病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遺傳,關節炎患者多有家族聚集的傾向。肥胖增加了關節的負荷,體重增加和膝關節炎的發病率成正相關。塗宏亮還說,此病與職業有關。如運動員、長期反復使用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
退行性關節炎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早期為間斷性,後期為持續性,勞累和夜間疼痛較重,上下樓梯時明顯。關節運動時會出現“碾砂”樣磨擦音和關節彈響聲。
發病的初期不能完成上下樓梯、跑、跳、蹲動作,後期時行動困難,甚至跛行。由於重力擠壓和增生等因素,有的膝關節可出現嚴重變形,尤其是關節內側。另外,有部分患者膝關節周圍腫脹。有的出現膝內翻或膝外翻,有的則出現短暫的關節絞索。
急性期建議休息中醫推拿效果好
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主要是采用關節內或病灶內注射藥物,可以延緩進程保護軟骨,也可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止痛藥、氨基葡萄糖類等藥物。
急性期建議休息,發炎緩解後可以開始接受熱療。包括熱敷袋、紅外線、短波、超音波屬於熱療的部份,視病情需要可選擇不同的熱療工具。電療、雷射、水療也可視病況的嚴重程度而進行,對於解除發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肌肉柔軟度、促進組織修復各有一定的療效。
此病引起的關節炎屬於中醫“痺證”的范疇,多屬於風寒濕痺。所以推拿按摩治療有不錯的效果。針灸療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針灸治療基本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
保護關節:每天2至3回運動運動前別忘熱身
患者如何保護關節呢?醫生建議患者可嘗試簡單的下肢保健運動,如拉筋運動: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小腿舉起至大腿後側有被拉緊感覺的高度後,將腳板連同腳趾翹起,停住10秒後再放下,早晚各做10-20下。股四頭肌運動:平躺,腿伸直,將膝窩貼近床面,數一至十後,再放松。半蹲運動:站立,微蹲,再站起來。
運動宜每天做2至3回,每回10至20次,動作應緩慢柔和,可根據自己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次數。運動前先熱敷,運動後適時冰敷可讓運動發揮最好的效果。如果症狀加劇,必須暫停運動。“退行性膝關節患者平時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長時間讓膝關節固定在同一姿勢,如跪坐、盤坐、蹲等動作。”塗宏亮說。
醫生還建議,運動前做5~10分鐘的熱身准備活動。准備活動應使肌肉、肌腱、韌帶等充分伸展,使關節有足夠的柔韌度,才能避免拉傷。對易受傷的膝關節,踝關節,腕關節等部位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使用護膝,護肘,護踝,護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