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病因 >> 慢性腰肌勞損病因與診斷

慢性腰肌勞損病因與診斷

  慢性腰肌勞損或稱“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骶部一側或兩側的彌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與職業和工作環境有一定關系。

  病因病機

  (一)慢性勞損: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積累性損傷,主要由於腰部肌肉疲勞過度,如長時間的彎腰工作,或由於習慣性姿勢不良,或由於長時間處於某一固定體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韌帶持續牽拉,使肌肉內的壓力增加,血供受阻,這樣肌纖維在收縮時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補充,產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謝產物得不到及時清除,積聚過多,而引起炎症、粘連。如此反復,日久即可導致組織變性,增厚及攣縮,並刺激相應的神經而引起慢性腰痛。

  (二)急性損傷之後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反復多次損傷,致使受傷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復。局部存在慢性無菌性炎症,微循環障礙,乳酸等代謝產物堆積,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症狀;加之受損的肌纖維變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壓迫神經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三)先天性畸形:如隱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韌帶失去附著點,從而減弱了腰骶關節的穩定性;一側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兩側腰椎間小關節不對稱使兩側腰骶肌運動不一致,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償性勞損。

  (四)風寒濕邪侵襲:可妨礙局部氣血運行,促使和加速腰骶肌肉、筋膜和韌帶緊張痙攣而變性,從而引起慢性腰痛。

  常見症狀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4、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臨床表現

慢性腰肌勞損病因與診斷

  (一)腰部疼痛: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鈍性脹痛或酸痛不適,時輕時重,遷延難愈。休息、適當活動或經常改變體位姿勢可使症狀減輕。勞累、陰雨天氣、受風寒濕影響則症狀加重。

  (二)腰部活動: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有牽掣不適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稍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以減輕疼痛。

  (三)急性發作時,諸症明顯加重,可有明顯的肌痙攣,甚至出現腰脊柱側彎,下肢牽掣作痛等症狀。

  診斷要點

  1、病程長,無明顯傷史,多發生於長期彎腰慢性積累的創傷,或因急性扭傷治療有反復,不徹底而引起。

  2、疼痛症狀時輕時重,嚴重者須持拐行走,並產生腰椎畸形,甚至臥床不起。

  3、肌痙攣常表現在一側骶棘肌,臀肌或兩側。

  4、壓痛點廣泛,以棘突兩側,腰椎橫突及髂後上嵴為最多見。

  5、痛與單板機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與足部。

  6、直腿高舉試驗陽性,也可以陰性,但踝反射陰性,亦無伸拇肌力障礙。

  7、X線片,肌電圖及脊髓造影響對本病無診斷意義。

  8、個別患者同時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的症狀(如腹痛等)。

  鑒別診斷

  (一)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現為休息痛,即夜間、清晨腰痛明顯,而起床活動後腰痛減輕。脊柱可有叩擊痛。X線檢查可見腰椎骨鈣質沉著和椎體邊緣增生骨贅。

  (二)陳舊性腰椎骨折:有外傷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礙。X線檢查可發現椎體壓縮或附近骨折。

  (三)腰椎結核:有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血沉加快,X線檢查可發現腰椎骨質破壞或椎旁膿腫。

  (四)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動受限,脊柱側彎,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挺腹試驗陽性、腱反射異常和皮膚感覺障礙等神經根受壓表現。可做腰椎CT或MRI檢查助診。

  多功能治療

  慢性腰肌勞損是腰部或腰骶部軟組織疼痛的總稱,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表現為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的疼痛,時輕時重、反復發作,久坐或天氣變化後加重,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慢性腰肌勞損症狀主要是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臨床上治療腰肌勞損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牽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肌勞損的治療關鍵在於堅持。

  按摩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溫經活血,解痙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髎、秩邊、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按揉、點壓、彈撥、擦、拍擊、扳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准備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先用柔和的掌根按揉法沿兩側足太陽膀胱經從上向下施術5~6遍。

  2.治療手法:接著,用掌根在痛點周圍按揉1~2分鐘;醫者以雙手拇指依次點揉兩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志室、秩邊等穴位,約4分鐘,以酸脹為度;並用雙手拇指彈撥痙攣的肌索10次;然後,患者側臥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

  3.結束手法:用掌擦法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並用桑枝棒拍擊腰骶部,約2分鐘,結束治療。

  手部按摩治療:

  手部按摩對腰背部的軟組織勞損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手部按摩既可以補益肝腎、疏利筋骨、通絡止痛,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本病的康復。

  按摩選穴

  經穴和經外奇穴:腰痛點、後溪、合谷等。

  反射區:腎、肝、輸尿管、膀胱、肺、腰椎、骶骨、各淋巴結反射區、腹腔神經叢、髓關節、膝關節等。

  反應點:腰腿痛點、坐骨神經點、腰脊點、脊柱點、踝點、痙攣刺激點等。

  全息穴:腰腹穴、腎穴、生殖穴、腿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上述選穴,按揉或推按各100-2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為1個療程。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如症狀明顯減輕,可減少操作次數至一半量,但仍須堅持下去,以鞏固療效,並防止復發。如遇腰痛急性發作,疼痛劇烈,可參照“急性腰扭傷”治療。疼痛緩解後,再治以本法。

  注意事項

  患者在勞動中要注意盡可能變換姿勢,糾正習慣性姿勢不良。晚上宜睡板床,白天可以寬皮帶束腰。患者還應加強腰肌鍛煉,以增強腰肌力量,減少腰肌損傷。常用的腰肌鍛煉方法有仰臥挺腹、俯臥魚躍等,可早晚各做5-10次。注意局部保暖,節制房事。同時可采用牽引及其它治療,如濕熱敷、熏洗等(1)持良好姿勢並矯正各種畸形。正確的姿勢是抬頭平視、收腹挺胸,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頸椎和腰椎過分前凸。在兒童和青少年發育期保持良好姿勢最重要。

  預防方法

  (1)保持良好姿勢並矯正各種畸形。正確的姿勢是抬頭平視、收腹挺胸,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頸椎和腰椎過分前凸。在兒童和青少年發育期保持良好姿勢最重要。

  (2)加強體育鍛煉能使肌肉、韌帶、經常處於健康和發育良好狀態,肌力及韌帶彈性良好者,發生勞損機會少。

  (3)勞動中注意體位,避免在不良體位下勞動時間太長,對單一勞動姿勢者,應堅持工間鍛煉。

  (4)注意勞逸結合,慢性病、營養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急性扭傷者應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