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碰見一些中老年人因牙缺失、上下全口牙齒嚴重磨耗引起頸肩部酸脹疼痛並伴有頭昏,冬天天氣寒冷頸肩部疼痛加重,衣服背心加得厚厚的。有的患者睡覺之前家人要對頸肩搓揉按摩才能入睡。有的中老年人的頸椎有輕微改變但是有嚴重肩頸部的酸脹疼痛症狀,常用理療的方法也只能暫時緩解肩頸酸脹疼痛。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維持頭部垂直位的四組肌群,醫學上稱姿態肌肉鏈。上下牙齒的咬合接觸輕微改變時,頭的位置發生變化,下颌骨的位置也就發生改變。相應上下牙列咬合不正、不平衡也就打破了頭部垂直位置的姿態肌肉鏈。造成左右兩側、下颌、及頭頸部四組肌肉的生理功能不和諧一致及損壞平衡,出現頸肩肌肉酸脹疼痛、頭昏等症狀。
人的牙齒萌出後因患牙周病、齲壞、磨耗、緊咬牙、夜磨牙、失牙、單側咀嚼等不良的咬合情況、都能打破姿態肌肉鏈和諧一致及協調平衡力而出現頭頸部和其他部位的症狀。有的患者失牙後胃腸消化不良,鑲上義齒後原單側咀嚼變兩側咀嚼,頸肩部的症狀也就隨之消失。有的患者因齲壞、牙周病失牙打破了咬合平衡的因素,肩頸部的症狀也就出現了。但是有些患者因鑲牙、補牙、磨耗、咬合不良等難以發現自身和醫源性的因素,可以加重肩頸部的酸脹疼痛。由於牙齒咬合的改變導致維持頭部直立位置的肌肉鏈的改變,肌肉鏈不協調一致,而引起肩頸部的酸脹疼痛,口腔醫學又稱之為合頸綜合征。
其實、頸肩酸脹疼痛是一種常見痛症。40歲以上的中年人在生活中多少出現過頸肩不適或疼痛的情況,通過理療、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療,在急性疼痛,輕微得到緩解,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疼痛症狀還是未能改善。其中有一些患者僅被一張X線或CT片診斷為頸椎病而進行治療。在臨床體檢中發現有頸椎間盤突出等影像改變的,並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人在18歲以後,恆牙列已完成。有些人出現咬合干擾,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就已開始,大部分人並未表現出任何臨床症狀,不能簡單地僅僅依據影像學的改變就診斷為頸椎病,或者把頸部不適的症狀都用頸椎病、頸椎骨質增生來解釋。頸部的神經當它行走出骨性結構後,大部分行程會受到各種不同軟組織對它的卡壓影響,由此引出頸肩痛是可以通過軟組織治療來解決的。根據臨床統計,由軟組織對神經的卡壓引起的頸肩痛或不適約占頸肩痛70%~80%,日常的熱療都可以減輕頸肩部疼痛和不適,正是對此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