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髋部症狀的表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髋部症狀的表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進展期有髋關節病變者可達50%。腹股溝區疼痛是髋關節受累的最常見的症狀,常伴有行走和起立困難。髋關節內旋受限,並常常保持輕度屈曲和外旋位,這是由於該體位可使患者感到舒適。因此,RA患者髋關節受累後,應特別注意鍛煉髋關節,防止長時間處於相對較舒適屈曲外旋位而導致的關節強直。髋關節有6個自由度的活動,即屈和伸、內收和外展、內旋和外旋。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屈伸和外展。RA患者的康復鍛煉應以屈伸、外展和內旋訓練為主。鍛煉方法如下:

  ①髋關節屈伸活動鍛煉,每次10~15個,每天3~5組,屈髋宜超過90°方能保持功能;

  ②髋關節外展訓練,臥位或立位向外擺腿,每次10~15個,每天3~5組,防止髂腰肌攣縮;

  ③內旋的生理功能不如前二者重要,在屈伸及外展訓練到位後,內旋功能往往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

類風濕性關節炎髋部症狀的表現

  有髋關節病變的RA患者,其疼痛來源有多方面,髋部病變者的腹股溝區疼痛可沿大腿的前內側向膝部放射。髋關節外側疼痛很少是由於髋關節炎本身所致,而常因轉子滑囊炎或下位腰椎的放射痛的緣故。髋關節的滑膜腫脹通常不能直接觸及,但它常伴髂腰肌滑囊炎而引起髂腰肌的痙攣、疼痛。因此,有髋部病變的患者,除進行髋關節功能訓練之外,還要適當鍛煉腰部肌肉,以改善症狀。

  RA患者關節康復鍛煉的重要程度堪比藥物治療。絕大部分患者甚至包括臨床醫生在內,都在治療的整個過程或某一重要階段中忽視了功能鍛煉。因此,雖然疾病控制了,症狀緩解了,但關節功能喪失了。這是很令人惋惜的結果。但對於患者而言,康復鍛煉要承受較大的痛苦並應具有堅強的毅力。比如髋關節病變後導致內旋受限,並常常保持輕度屈曲和外旋位的原因主要是疼痛,由於該體位可使患者感到疼痛減輕,長時間維持在這個位置上,造成關節周圍肌肉和軟組織發生不可逆的攣縮,並因此喪失功能。實際上所有的關節都是這樣,在關節屈曲狀態下關節囊和周圍的肌肉處於放松狀態,緩解了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久而久之,關節囊即發生攣縮。解決的方法:一是讓患者了解某些體位的疼痛加重並無危險;二是了解康復的重要性,以增強信心;三是應有內行的醫生間斷地進行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

  ①敵退我進:疾病活動階段,疼痛嚴重時適當休息,保持關節動能體位即可;

  ②敵駐我擾:疾病平穩階段,疼痛較輕或服用鎮痛藥物的前提下進行康復鍛煉;

  ③敵疲我打:疾病恢復階段,此時患者精神狀態及耐受力良好,在情緒高昂的情況下進行鍛煉,可取得明顯的效果;④敵退我追:疾病緩解階段,在鍛煉關節功能的同時,加強鍛煉強度,增加肌力鍛煉,肌力增強可維持關節的穩定性,延緩關節破壞。⑤論持久戰思想:鍛煉要少量多次,持之以恆是根本;⑥人民戰爭思想:多與醫生溝通,了解病情變化。多與病友交流,相互借鑒經驗。多與家人攜手,增強康復信心和生活勇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