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症狀 >> 脖子疼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惹的禍

脖子疼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惹的禍

  脖子比一般人短粗,發際線較低,起病時可出現頸部疼痛、持筷不牢及行走不穩,這很可能是顱底凹陷症的表現。“它比較隱秘,很多直到成年乃至中年時才有症狀,易被誤診為頸椎病,但會因其壓迫神經、脊髓等而可致人癱瘓甚至死亡。”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脊柱科副主任醫師付軍初稱。

脖子疼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惹的禍

  拿筷不穩走路飄,顱底凹陷惹的禍

  現年61歲,家住天元區的曲女士還在術後康復中,就在一個多月前,她感覺頸部疼痛明顯,而在此之前的10余年間,她發現有些怪現象發生在了自己身上,“平時拿著筷子吃飯,不覺間筷子無緣無故就從手裡掉在了地上,有時走路就像走棉花,感覺有些飄。”為此,曲女士特別納悶。

  期間,曲女士前往醫院就醫,“考慮的是頸椎病,經過治療,並沒什麼效果。”直到一個多月前,頸部疼痛明顯,她來到傷科醫院脊柱科,才找到病灶。

  “患者的脖子偏短,發際線偏低,我們考慮可能存在顱底凹陷。影像顯示,患者的頸椎多處畸形,有顱底凹陷、寰樞關節脫位、K—F和血管畸形,以及脊髓空洞等。”付軍初表示,在臨床上,像這種多處畸形的並不多見。因為,患者的神經、脊髓等受到了壓迫,如繼續得不到有效干預,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癱瘓甚至死亡。

  付軍初介紹,頸部多處畸形給手術帶來了很大困難,“血管和神經很多,在進行內固定置入時,如不小心就會傷害到脊髓,可造成患者癱瘓或死亡。另外,需在枕骨上操作,進行枕骨大孔減壓,其下就是小腦和延髓,延髓是呼吸、心跳的中樞,手術就如同在鋼絲上行走。”

  為保證手術萬無一失,脊柱科舉行多次全科討論,制定周密手術方案,“我們還根據患者頸部的影像資料,打印了3D模型,並反復演練。”近日,曲女士接受了手術治療,傷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賀新寧主刀,手術約進行了3個小時,手術成功。目前,曲女士的頸部疼痛已有明顯緩解,已可下床活動,並將於近日出院。

  “如此復雜的頸椎多處畸形矯正術,在株洲尚屬首例。”付軍初稱。

  1—6歲少被發現,20—40歲症狀明顯

  付軍初表示曲女士的病症是先天性的,“一般,先天的顱底凹陷很少在童年時被發現,絕大多數是在20—40歲才逐漸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家長如發現孩子脖子比一般人的短粗、發際線低,以及頸部出現疼痛、歪脖子、活動受限等症狀,或抬不起頭,行走常摔跤,很可能患有顱底凹陷症。”

  一般顱底凹陷患者常合並有“寰樞椎脫位”。患者之所以出現拿不穩筷子,走路飄,是因頸椎高位脊髓受到壓迫,這和低位脊髓受到壓迫引起的脊髓型頸椎病有很多相似之處,易和頸椎病混淆。顱底凹陷可致頭疼及頸椎疼痛,頸椎歪斜及旋轉活動受限等。而脊髓型頸椎病的患者則多伴有頸肩痛,一般不伴頸椎旋轉活動受限及頭頸歪斜等症狀。

  顱底凹陷其實很危險,可致脊髓受壓迫、四肢癱瘓,甚至出現突發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心跳停止等症狀。

  “顱底凹陷如引起了神經壓迫症狀,必須手術治療,藥物和推拿按摩不但沒有療效,反而會加重病情。”付軍初稱手術預後效果好,如脊髓神經受壓迫時間短,沒發生變性和壞死,神經功能可得到完全恢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