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骨盆骨折有哪些症狀和臨床表現,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什麼室骨盆骨折。骨盆系一完整的閉合骨環。由骶尾骨和兩側髋骨(恥骨、坐骨和髂骨)構成。骨盆對盆腔內髒器、神經、血管等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當骨折時,也容易損傷這些器官,盆腔內髒器,雖男女不同,但其排列次序基本一致,由前至後為沁尿、生殖和消化三個系統的器官。位於前方的膀胱、尿道和位於後方的直腸極易損傷。由於盆腔內血管豐富,骨盆本身亦為血循豐富的松質骨,因而骨盆骨折時,常常出血很嚴重。
骨盆骨折的典型症狀
(一)患者有嚴重外傷史,尤其是骨盆受擠壓的外傷史。
(二)疼痛廣泛,活動下肢或坐位時加重。局部壓痛、淤血,下肢旋轉、短縮畸形,可見尿道口出血,會陰部腫脹。
(三)臍棘距可見增大(分離型骨折)或減小(壓縮型骨折);髂後上棘可有增高(壓縮型骨折)、降低(分離型骨折)、上移(垂直型骨折)
(四)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征、扭轉試驗為陽性,但禁用於檢查嚴重骨折病人。
骨盆骨折的臨床表現
1、局部表現
受傷部位疼痛,翻身及下肢活動困難。檢查可見恥骨聯合處腫脹、壓痛,恥骨聯合增寬,髂前上棘因骨折移位而左右不對稱,髋關節活動受限,骨盆擠壓、分離試驗陽性,即兩手置雙側髂前上棘處,用力向兩側分離,或向中間擠壓,引起劇痛;亦可於側臥位擠壓。有腹膜後出血者,腹痛、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膀胱或尿道損傷可出現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難。直腸損傷時,肛門出血,肛門指診有血跡。神經損傷時,下肢相應部位神經麻痺。
2、全身情況
表現神志淡漠、皮膚蒼白、四肢厥冷、尿少、脈快、血壓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多為伴有血管損傷內出血所致。
3、骨盆骨折的分類
(1)依據骨盆骨折後形態分類可分為壓縮型、分離型和中間型。①壓縮型骨盆受到側方砸擊力,先使其前環薄弱處恥骨上下支發生骨折,應力的繼續,使髂骨翼向內壓(或內翻),在後環骶髂關節或其鄰近發生骨折或脫位,側方的應力使骨盆向對側擠壓並變形。恥骨聯合常向對側移位,髂骨翼向 內翻。骨盆為環狀,傷側骨盆向內壓、內翻,使骨盆環發生向對側扭轉變形。②分離型系骨盆受到前後方向的砸擊或兩髋分開的暴力,骨盆環的變形是傷側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轉,使與對側半骨盆分開,故稱分離型或開書型。由於髂骨外翻,使髋關節處於外旋位。③中間型骨盆前後環發生骨折或脫位,但骨盆無扭轉變形。
(2)依據骨盆環穩定性分類前環骨折如恥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脫骨折等均不破壞骨盆的穩定性,後環骶髂關節及其兩側的骨折脫位和恥骨聯合分離,都破壞了骨盆的穩定性,為不穩定骨折。
(3)依據骨折部位分類除前述穩定骨折的部位外,不穩定骨折的骨折部位和變形如下。①骶髂關節脫位骶髂關節的上半部為韌帶關節,無軟骨關節面,在骶骨與髂骨之間有許多凸起與凹陷,互相嵌插借纖維組織相連,頗為堅固。骶髂關節的下半部有耳狀軟骨面、小量滑膜及前後關節囊韌帶,是真正的關節,比較薄弱。②骶髂關節韌帶損傷施加於骨盆的暴力,使骨盆前環發生骨折,使骶髂關節的前側韌帶或後側韌帶損傷,該關節間隙張開,但由於一側韌帶尚存而未發生脫位,骨盆的旋轉穩定性部分破壞,發生變形。③髂骨翼後部直線骨折骨盆後環中骶髂關節保持完整,在該關節外側髂骨翼後部發生與骶髂關節平行的直線骨折,骨折線外側的半個骨盆受腰肌腹肌牽拉,向上移位。④骶孔直線骨折骶髂關節完整,在其內側4個骶骨前後孔發生縱骨折,各骨折線連起來使上4個骶骨側翼與骶骨管分離,該側半骨盆連骶骨側翼被牽拉向上移位,由於骶1側翼上方為第5腰椎橫突,該側骶骨翼上移的應力,可撞擊第5腰椎橫突發生骨折,此類型損傷,骨折線與身體縱軸平行,靠近體中線,向上牽拉的肌力強大,故很不穩定,該側骨盆上移位較多。復位時需要強大的牽引力。⑤骶骨骨折多為直接打擊所致骶骨發生裂隙骨折,未發生變位者不影響骨盆的穩定性。由擠壓砸擊所致的骶骨骨折,嚴重者亦發生變位及前環骨折,就成為不穩定性骨盆骨折。由於骶骨管中有馬尾神經存在,移位骨折可致馬尾損傷。
(4)Tile分類Tile總結了各種骨盆骨折的分類後,提出了系統分類:①A型(穩定型)骨盆環骨折,移位不大,未破壞骨盆環的穩定性。②B型(旋轉不穩定型)骨盆的旋轉穩定性遭受破壞,但垂直方向並無移位,僅發生了旋轉不穩定。③C型(旋轉與垂直不穩定)骨盆骨折即發生旋轉移位,又發生垂直移位,C1單側骶髂關節脫位,C2雙側骶髂關節脫位,C3骶髂關節脫位並有髋臼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