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柔韌性好、很多高難動作都能做的人,千萬別因此沾沾自喜,很有可能你的關節先天就是“松”的。專家提醒:那些直腿彎腰能輕易摸地、手臂向上伸直能輕易過腦後的人最要當心。
男孩跳舞旋轉時
肩膀“脫”了
日前,20歲的舞蹈演員小飛在醫院緊急做了“緊”關節手術。小飛跳舞時連續做了幾個手臂的旋轉動作後,“咔擦”一聲肩膀突然不能動了,像斷了一樣。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張醫生檢查發現,小飛的肩關節脫位了,主要是關節周圍結締組織松弛引起的,只需要把關節囊和韌帶“緊一緊”就好了。
緊接著的第二台手術也是個關節脫位。18歲的小宇下樓梯時,剛一轉彎膝關節突然就不能動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送到醫院後,張主任檢查發現,小宇是膝關節太“松”。
脫位達兩次以上
要到醫院“緊”關節
科室幾乎天天都能接診這樣的病人。張主任說,關節脫位後如果用手輕輕一推就能還原,多半是結締組織良性松弛造成的,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存在這種隱患?他提供了一個自測小辦法:如果你直腿彎腰能輕易摸到地面,手臂向上伸直能夠輕易地舉過腦後,同側大拇指可以觸到前臂,就要當心了。
從門診排名來看,排名前三的關節脫位依次是:膝關節(髌骨)、肩關節、肘關節,九成都是10-15歲的青少年,女孩明顯多於男孩。張青松強調,第一次關節脫位後必須嚴格制動,否則下次很容易出現再次“跑偏”。他提醒說,脫位2次以上,就有必要到醫院“緊”關節了。
平時多練肌肉力量
運動戴上護膝護肘
張主任說,關節愛“跑偏”的人,由於關節不穩,無法預知何時出意外,非常危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一些防護措施:
少做跳躍和旋轉。這兩個動作對關節的要求很高,最容易發生意外。快速變相跑、折返跑以及需要突然急停轉彎的運動,比如打籃球等都要少玩。
運動時戴上護膝、護踝、護肘、護肩等護具,能對關節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平時多練習肌肉力量,肌肉強壯了,關節的穩定性就好。鍛煉膝關節多做直腿抬高和半蹲運動;鍛煉肩關節可以借助彈力帶,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內外旋、外展等動作;鍛煉肘關節主要是加強小臂的肌肉力量,啞鈴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