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骨科用藥 >> 骨痛長期用抗炎藥需保護胃腸道

骨痛長期用抗炎藥需保護胃腸道

   疼痛是骨病患者常見的軀體症狀,“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骨病疼痛治療中很常見的一類藥物,且通常用藥過程漫長。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類藥物使用不當會導致胃腸道的損傷,甚至加重患者治療負擔。

骨痛長期用抗炎藥需保護胃腸道     9大因素增加抗炎藥胃腸道風險     一項以了解我國骨科門診有非甾體抗炎藥服用指征患者的胃腸道危險因素為目的的“健康中國——骨科門診患者胃腸道風險因素調查”,近日由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社主辦、輝瑞中國支持開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邱貴興教授說,這項調查的結果不僅能為骨科疼痛患者合理安全用藥提供有價值的指導,使治療更規范,而且這也有助於降低患者的總體醫療費用支出,減輕疾病和經濟雙重負擔。     該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服用NSAIDs的骨科門診患者中,有9大因素與患者胃腸道損傷有關,提醒具備這些危險因素的患者在用藥時需要多加注意。9大因素包括:     年齡≥60歲;有症狀的消化道潰瘍史(胃腸道出血或穿孔、消化道潰瘍);使用抗凝劑;150天內服用非甾體抗炎藥;30天內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酒;吸煙。     “盡管骨病疼痛管理的胃腸道風險具有普遍性,但是,很多患者對風險認識不足,這種情況令人擔憂。”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張英澤教授告訴記者,骨科門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往往比住院患者要差一些,且用藥知識相對薄弱。絕大多數門診患者對於藥物不良反應和用藥危險因素的認知度低,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治療的負擔。     NSAIDs是常用的骨病疼痛治療藥物,研究顯示,這類藥物可以有效抗炎和減輕/消除骨病患者的疼痛症狀。但是,這類藥造成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也非常明顯,使用NSAIDs的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手術、死亡的幾率均顯著增加。     張英澤教授強調,由於NSAIDs對胃腸道會產生刺激作用,年齡較大的患者在服用該類藥物時應該注意三點:一是不要空腹用藥,因為空腹用藥的副作用是飯後用藥的5倍以上;二是盡量不要定時、定量地服藥,而是要根據關節的疼痛程度間斷用藥;三是如果必須連續服藥,就需要加用一些胃黏膜保護藥,以減少非甾體抗炎藥對胃腸道的影響。     在止痛與保護消化道間尋找平衡     骨病疼痛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疾病常見和共有的症狀。骨關節炎是其中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炎性疾病之一,它是衰老、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骨關節炎的發病率     遠遠超過心腦血管疾病。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有3.6億骨關節炎患者,我國約有1.2億;一半以上的超過60歲的老年人患有骨關節炎,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據骨科專家介紹,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關節畸形等。這種疾病的致殘率很高,會嚴重損害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與扭傷、肌肉拉傷等急性疼痛以及外傷或手術引起的急性創傷性疼痛(特點為發生快、程度劇烈)所不同,骨關節炎伴隨的慢性疼痛的特點是反復發作、持續時     間長、程度時輕時重。對此,最好選擇起效迅速,抗炎鎮痛作用強大、持久,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對胃腸道傷害小的藥物。     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唐佩福教授強調,NSAIDs是最常用的控制骨關節炎症狀的藥物,它們既有止痛作用,又有抗炎作用,能夠減輕骨關節炎所致的疼痛和腫脹,改善關節活動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骨關節炎等骨科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療都是長期的過程,患者如若長期使用NSAIDs,需要特別關注胃腸道的風險。     目前NSAIDs種類較多、效果大致相當。傳統的NSAIDs在抗炎、鎮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損傷消化道。既要有效抗炎、快速鎮痛,又要不損傷胃腸道,如何做到兩者間的平衡,成為骨科醫生和患者共同面臨的選擇題。     邱貴興院士指出,實際上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的輕微疼痛,可以采用貼膏藥、做理療、熱敷的治療方法;如果疼痛較重,必須用藥時,就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不光是止痛就行了,如果將來發生胃出血等副作用,治療起來會更加麻煩。”   骨痛長期用抗炎藥需保護胃腸道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長青教授說,在骨病的規范治療中,除了醫生要針對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劑量,注意胃腸道風險外,更需要患者及家屬的積極參與,重視非甾體抗炎藥的胃腸道風險,以實現真正強效、安全的抗炎鎮痛。     與會專家強調,近年來,醫學界倡導“綠色鎮痛”,即針對各種類型的疼痛,運用科學、合理的鎮痛方法,爭取達到“效果好、副作用小、無成瘾性、綜合利益高、舒適”的鎮痛效果,這一理念對於骨科疼痛管理尤為重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