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骨科用藥 >> 關節炎勿濫用抗菌藥

關節炎勿濫用抗菌藥

  61歲的林伯患關節炎已有10多年,剛開始,林伯並不怎麼在意,每次膝關節疼痛,他都會自己到藥店買止痛藥吃。

  近幾年,林伯的關節痛發作越來越頻繁,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膝關節已經變形了。有關專家指出,骨關節炎不一定由細菌引起,過敏、組織受傷以及化學刺激都可能誘發炎症,亂用抗菌藥和消炎止痛藥不僅不能消滅炎症,還會造成腎損害,引起消化道並發症。

  關節發炎

  盲目用抗生素無效

  骨性關節炎以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僵硬、肥大伴活動受限為主要特點。骨性關節炎在50歲左右人群的患病率為20%,70歲人群的患病率達60%~70%,是成年人疼痛、運動功能障礙和致殘的常見原因之一。骨關節炎引起疼痛的病因主要可歸納為:軟骨破壞,滑膜組織的無菌性炎症,關節畸形所致的肌肉、韌帶受力異常,肌肉萎縮、韌帶松弛所致的關節不穩定等。

  有些人一發炎就要吃抗菌藥,到醫院要求打青霉素。其實,骨性關節炎多數不是由細菌引起的,正常組織退變、受傷,以及過敏和受化學刺激,都可能引起關節發炎,盲目吃抗菌藥毫無用處。

關節炎勿濫用抗菌藥

  吃止痛藥不能阻止關節受損

  除此之外,亂吃消炎止痛藥也是骨關節炎治療常見的一大誤區。關節受到損傷或感染細菌時,身體內的“維和警察”――白細胞會即刻通過血液循環系統,趕赴“案發現場”,捉拿引起發炎的罪魁禍首,阻止關節感染,白細胞增多,和“罪犯”進行搏斗,這就是發炎。應用消炎止痛藥時,其原理不是直接殺死細菌,而是通過破壞白細胞到達的介質,減少白細胞。表面上看起來,炎症是沒有了,但細菌毫發無傷,只會躲在一邊“偷笑”。

  白細胞釋放出的介質包括好幾種,介質1可引起發炎,介質2可起到促進腎血管、胃黏膜以及血小板更好的運行。而有的消炎止痛藥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的介質一律阻止並殺死,久之會造成腎損害,影響消化道運行。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把止痛藥等同於消炎止痛藥,只要關節痛,就吃嗎啡緩釋片、曲馬多、可待因等止痛藥,雖然當時好像不痛了,可是炎症在繼續,關節破壞在加劇,濫吃止痛藥還可能導致上瘾。

  適合自己的藥才是最好的

  治療關節病的消炎止痛藥有很多,每種藥物的副作用也不一樣,到底應怎麼吃,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事實上,即使是同一種藥,不同人吃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有些患者性子很急,關節一痛立馬吃藥,吃完沒多久覺得不能立竿見影,馬上再換一種,或者干脆幾種藥一起吃。可能痛是止住了,但到底是哪種藥起的作用,自己都“蒙查查”,下次犯病了,還是抓一把胡亂吃。此外,幾種消炎鎮痛藥一起吃,對胃腸的損害明顯加劇。有研究顯示,只用可的松,14%服藥者3個月後會發生胃壁侵蝕,而聯合用兩種藥,發生胃壁侵蝕的患者可增至51%。“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服藥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只有很特殊的情況,或者時間很短,醫生才可能這樣開藥,長期服用的話,不會要求患者幾種消炎鎮痛藥一起吃。”

  吃藥應從小劑量開始按療程服用

  早期關節炎並不嚴重,既然吃藥有副作用,不如不吃好了,患者千萬要別抱有這種想法。正確服用消炎止痛藥,不僅可以消炎止痛,還能改善患處血液循環,延緩關節退變過程,提高生活質量。其實,早期關節炎用藥量不大,吃藥時間也短,病變開始的時候,一天一次藥,連服一周就差不多了。骨性關節炎每急性發作一次,病情會加重一次,及時治療可減輕或延緩病變的過程。

關節炎勿濫用抗菌藥

  骨關節炎患者到底應該怎麼吃藥?首先,應明確個體化的吃藥原則。患者應該明白,最好的藥不等於最適合自己的藥,最貴的藥也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有些人吃阿司匹林就不錯,另外一些人吃了會胃痛。吃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先吃三天,效果不錯的話,再接著開7天。病情平穩後,要逐漸減少藥量,找到自己最小的維持劑量,以盡量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同時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此外,要按療程吃藥。消炎止痛藥治療骨性關節炎療程一般在10~14天,必要時可延長到6周。氨基葡萄糖類藥服用4~12周,可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狀及關節活動能力,停藥2個月後療效仍能持續。

  第三,建議根據患者病情聯合用藥,以減少副作用。比如,吃消炎止痛藥時,可同時服用胃藥,以預防胃腸道反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