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主要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頸椎纖維環破裂、萎縮和頸椎小關節紊亂等,造成對頸神經根、椎動脈的刺激或壓迫等慢性症候群。此病常引起頭痛、頭昏、眩暈和頸、肩、臂、手的疼痛和麻木,甚至有的還出現高血壓現象。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常因工作或勞動時長期處在一種固定的姿勢,使頸椎軟組織慢性勞損,久之促成局部骨質增生。此外,還有急性軟組織損傷所致。其病理過程是:椎間盤本身無直接血液供應,靠軟骨板從椎體吸取營養。若軟骨板受到損傷,則椎間盤發生營養性障礙,進而軟骨板、椎間盤產生退行性病變,使椎間隙變窄,韌帶退行性病變、鈣化,造成關節活動功能受到影響。
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骨刺形成和向後隆起的纖維環、後縱韌帶以及周圍組織的變性、水腫等原因,使頸神經受到摩擦和壓迫而出現症狀。此外,椎動脈在上行中形成三個彎曲,在穿行第一、第二頸椎橫突孔時形成了一個使椎動脈呈倒置椎體狀的彎曲,可因環樞關節的活動,而加大環樞橫突孔倒置椎體的底寬,使椎動脈受到壓迫,而產生椎動脈供血不足的現象。若向前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脊髓,或交感神經,即出現昏倒、嘔吐、胸悶和血壓異常等症狀。
臨床表現
1.中年以上病人主訴常有頸後、上背或肩部酸脹不適。有時頸項發僵、活動不靈。部分病人有頸部外傷史。
2.上肢一側或兩側出現障礙方面症狀,如無力、不能上舉、外展困難、握力下降、嚴重持物不穩而下掉。
3.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發涼;有針刺樣觸電感或燒灼樣疼痛;頸部過伸、過屈、旋轉或咳嗽、打噴嚏時,痛疼加甚;壓頭時,可有放射痛。
4.有的患者有眩暈、一側耳鳴和頭昏等症狀,眩暈常在頸部活動到某一位置時出現(因椎動脈受壓)。嚴重時病人可出現肢癱、截癱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