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和老人平衡能力差,走路時容易摔倒,人們低頭看手機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摔倒。摔倒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手腕撐地,所以手腕部的外傷特別是腕部骨折經常會發生。怎麼判斷是不是腕部骨折?萬一骨折了怎麼治療?如果只是軟組織損傷,要注意什麼?
腕部骨折有三大特點
腕部骨折中最常見的是桡骨遠端骨折,因為桡骨遠端往往是應力集中的地方,容易骨折。桡骨遠端骨折一般會有三種體征,只要具備其一,就要高度懷疑腕部骨折,需要立即到醫院拍片檢查。
畸形:骨折段移位後,受傷部位的外觀形狀會隨之發生改變,如腕關節從正側面看不再平坦,而是出現類似餐叉或者槍刺這樣的轉折畸形。
反常活動:骨折後腕關節的近端出現不正常的假關節樣活動。
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兩骨折斷端之間互相摩擦時產生的輕微聲響及感覺,會引起劇烈的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腕部的反常活動、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不要自行反復嘗試,以免加重局部的損傷和痛苦。受傷後去醫院拍片是明智的選擇,沒有移位的骨折也能發現。
腕部骨折多可手法復位
受傷後懷疑骨折,要及時到醫院就診,X線片檢查可以清楚顯示骨折及其類型。根據受傷的機制不同可簡單分為Coll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
Colles骨折多為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著地、前臂旋前時受傷,在X線片可以看到骨折遠端向背側、桡側移位。
Smith骨折常由於跌倒時腕關節屈曲、手背著地受傷引起,在X線片可以看到骨折遠端向掌側、尺側移位。
Barton骨折相對較少,但因為影響到關節面的平整,往往需要進一步的CT檢查。
對於大多數桡骨遠端骨折來說,往往手法復位可以達到比較滿意的復位效果,然後用石膏固定六周。對於一部分不穩定的桡骨遠端骨折或者關節面有影響的骨折來說,手術治療鋼板固定可能是更好的治療選擇。
軟組織損傷治療遵循RICE原則
如果受傷後確認沒有骨折,可以初步判斷為腕部的軟組織損傷,應遵循創傷後RICE原則進行治療。
Rest(休息):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
Ice(冰敷):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每次10~20分鐘,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濕毛巾包裹冰塊,以免凍傷。冰敷僅限傷後48小時內。
Compression(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腕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注意不要過度加壓,否則會變成止血帶,加重肢體的腫脹、缺血。
Elevation(抬高):適當將受傷肢體抬高,高於心髒位置即可,增加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平臥時可以將受傷肢體放在胸前或枕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