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是髋部最常見的損傷,在全身骨折中其發病僅次於撓骨遠端骨折。這種骨折多因走路不小心跌倒,臀部著地而引起,傷後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年輕人的股骨頸骨折多因車禍或高處摔傷等強烈暴力引起。股骨頸骨折的大多數有比較明顯的移位,且因為這個部位的槓桿作用較大,骨折不穩定,因此,多數需要手術治療。股骨頸骨折手術後一般要闖三關:一是術後感染關,這一關多數患者能闖過,一般是10天左右;二是愈合關,股骨頸部位血運差,大多患者為中老年人,因此愈合起來較為緩慢,一般需要3個月至1年左右,年齡越大愈合越難,不愈合率大約可以達到30%左右。前兩關作為醫生和患者來講,都比較重視,而第三關是股骨頭壞死關,這一關往往容易被忽視。臨床常見的情況是:股骨頸骨折手術後復位、內固定、愈合都很順利,醫生患者都很滿意,於是不作保護、隨意活動,最終造成股骨頭壞死,留下終身遺憾。股骨頸骨折發生股骨頭壞死的機率約為20-40%,其高危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越靠近股骨頭,發生不愈合和股骨頭壞死的機率越高;
2、年齡: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頸骨折易發生不愈合,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易發生股骨頭壞死;
3、負重:過早棄拐活動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普遍原因;
4、錯位程度和復位質量:股骨頸骨折輕度錯位,股骨頭壞死率為15.7%,中度錯位者為35.7%,重度者則為51%,復位質量越好,股骨頭壞死發生率越低。
為了防止股骨頭壞死應該做到:
1、勤復查X線片,即使骨折愈合,也要追蹤3~5年。研究表明約85%的股骨頭壞死發生在骨折後3年內,98%發生在5年以內。對於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和療效的評價,不能僅僅觀察到骨折愈合,而應隨診至傷後5年。如發現X線片有釘痕出現,股骨頭高度遞減和硬化透明帶等現象,表明股骨頭已有壞死先兆,應積極采取措施,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2、不宜過早負重。股骨頸骨折單純從骨折愈合的角度講12周以後基本上就可以負重,但因為股骨頭壞死發生較晚,減少負重應一直堅持到1~1.5年;
3、如發現股骨頭有早期壞死現象,應采取服用藥物、適當手術等措施使病變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