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腰椎間盤突出症 >>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多樣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多樣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那麼,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有哪些症狀,需要積極配合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多樣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症患者有此症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2、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現此症,其中後型者可達95%以上。

  3、間歇性跛行

  其產生機制及臨床表現與腰椎椎管狹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學基礎。

  4、肢體麻木

  多與前者伴發,單純表現為麻木而無疼痛者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受刺激之故。其范圍與部位取決於受累神經根序列數。

  5、肢體冷感

  有少數病例(約5%~10%)自覺肢體發冷、發涼,主要是由於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之故。臨床上常可發現手術後當天患者主訴肢體發熱的病例,與此為同一機制。

  6、肌肉麻痺

  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症造成癱瘓者十分罕見,而多系因根性受損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現程度不同的麻痺征。輕者肌力減弱,重者該肌失去功能。臨床上以腰5脊神經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長短肌、趾長伸肌及姆長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為多見,其次為股四頭肌(腰3~4脊神經支配)和腓腸肌(骶1脊神經支配)等。

  7、患肢皮溫較低

  與肢體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或是由於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引發坐骨神經痛並小腿及足趾皮溫降低,尤以足趾為著。此種皮溫減低的現象,在骶1神經根受壓者較腰5神經根受壓者更為明顯。反之,髓核摘除術後,肢體即出現發熱感。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側痛

  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當腰2、3、4神經根受累時,則出現神經根支配區的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現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

  有腰3~4椎間盤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其在腰4~5與腰5~骶1間隙椎間盤突出者的出現率基本相等。此種疼痛多為牽涉痛。

  患上腰椎間盤突出需及時診斷

  一、神經系統檢查

  1、腰3-4突出(腰4神經根受壓)時,可有膝反射減退或消失,小腿內側感覺減退。

  2、腰4-5突出(腰5神經根受壓)時,小腿前外側足背感覺減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減退。

  3、腰5骶1間突出(骶1神經根受壓)時,小腿外後及足外側感覺減退,第3、4、5趾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4、神經壓迫症狀嚴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縮。

  如突出較大,或為中央型突出,或纖維環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現較廣泛的神經根或馬尾神經損害症狀,患側麻木區常較廣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側臀部、股外側、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兩下肢均有神經損傷症狀,但一側較重;應注意檢查鞍區感覺,常有一側減退,有時兩側減退,常有小便失控,濕褲尿床,大便秘結,性功能障礙,甚至兩下肢部分或大部癱瘓。

  二、CT或MRI檢查發現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向外膨出。

  三、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該試驗陽性無統一的度數標准,應注意兩側對比。患側抬腿受限,並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為陽性。有時抬高健肢而患側腿發生麻痛,系因患側神經受牽拉引起,此點對診斷有較大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