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腰椎間盤突出症 >>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 腰椎間突出症症狀診斷

腰椎間突出症症狀診斷

(一) 前驅症狀
    1、 急性腰痛:這種急性腰痛的發作往往並不是由於體重體力勞動扭傷引起,作一些輕微的動作而誘發,經臥床休息或服些止痛的藥物,甚至不經治療而漸漸自愈。
    2、 腰痛的反復發作:這是由於椎間盤退變或並有椎間關節的不穩定或後關節的過伸引起。
    3、 慢性持續性腰痛:這種病人往往一開始只有幾年的反復發作的急性腰痛病史,而以後逐漸轉成持續性的慢性腰痛。
    4、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的時間較長者,可伴有頸椎病變,即頸腰綜合征。是由身體免疫反應為基礎引起的。

(二) 發作時症狀
    1、 腰背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絕大部分有腰背痛,腰背痛可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或之後出現。一部分病人腰痛不明原因突然發生,一部分病人在某次較明確的腰部外傷之後出現,病人腰背痛范圍廣泛,主要在下腰背部或腰骶部,發生腰背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時刺激了外層纖維環及後縱韌帶中的椎窦神經纖維。臨床所見的腰背痛可分為兩型;一類是腰背部廣泛的鈍痛,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一類是腰背痛急性發作,疼痛嚴重時腰背肌肉痙攣,腰部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2、 坐骨神經痛:這種疼痛多為逐漸發生,開始為疼痛逐漸加重,疼痛多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後外側-腳跟部或足背。在少數病例可以由下往上放射痛。這種疼一般為單側,也有雙側或兩側交替進行。於咳嗽、打噴嚏、用力大小便時,皆可使腿痛加重。在平臥休息, 或屈膝屈髋時疼痛減輕。

    3、 下腹部或大腿前側痛: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時,突出的椎間盤可壓迫腰1、2、3神經根出現相應神經根支配的腹股溝淋巴疼痛或大腿內側疼痛。

    4、 間歇性跛行: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可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炎症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逐漸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引起腰背痛或不適,同時患肢出現疼痛加重麻木,這種症狀是由椎管狹窄引起。

    5、 肌肉癱瘓:當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嚴重時,神經對其支配區域的免疫反應減弱,出現神經麻痺、肌肉癱瘓。

    6、 麻木:由於椎間盤突出組織壓迫刺激了本體或感覺和觸覺神經纖維引起麻木,麻木感覺區仍按神經根受累區分布。

    7、 馬尾綜合征: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突出巨大時,常壓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馬尾神經,早期表現雙側嚴重坐骨神經痛,會陰部麻木,排便,排尿無力,有時坐骨神經痛可交替出現,時左時右,隨後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表現雙下肢不完全癱瘓,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同時雙下肢後外側會陰部痛覺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礙多表現為急性尿潴溜和排便不能控制。 

    8、 脊髓圓錐綜合症:包括會陰及肛門周圍的皮膚感覺消失,如骶2受累,將有馬鞍區麻木,骨盆出口處有肌肉軟癱包括不能自主排便,陰莖勃起和射精能力加完全喪失。
    9、 周圍圓錐綜合症:當腰4-骶2受壓時臀肌,伸屈膝關節,踝關節和腳的內在肌肉肌力減弱,可表現踝反射和跖反射均缺如,而膝反射則存在或相對較明顯,膀胱和直腸的功能隨意控制經常削弱,陰莖的勃起和射精功能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10、 患肢發涼:因腰椎間盤突出時,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縮而致。

    11、 尾部痛:當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突入骶管或腰椎腰骶神經叢的變異刺激神經所致。 

    12、 小腿水腫: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神經根在受到機械性及局部無菌性炎症的化學刺激時,粘連水腫,影響交感受神經的傳導功能,椎窦神經也可能發生異常短路,而下肢相應的血管神經功能發生障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