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家說,這些患者大多表現為:膝關節酸痛、運動不靈活、清晨起床或久坐後覺得關節僵硬疼痛,稍稍活動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過久又覺得關節疼痛需坐下休息;走樓梯費力,下台階腿軟,下蹲困難等……這些症狀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長骨刺了”,也就是患了“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致軟骨丟失、破壞,伴有關節周圍骨質增生反應的疾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女性45歲以後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關節軟骨代謝減弱,容易發生退行性改變。
長期慢性關節勞損、膝關節負荷加重是引起該病的又一病因,而從事需站立,行走工作的中年女性,加之在絕經後大都發胖,增加了膝關節負重。因此,膝關節炎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多,女性多於男性。
女性如何避免患上膝關節炎
近年來,膝關節炎發病率在退休後熱衷於鍛煉的女性中有所增加,這可能與過度的膝關節活動有關。中醫治療膝關節炎是從補肝腎入手。中醫理論認為,腎主骨生髓,肝筋主藏血,肝腎同源,筋骨相連。腎精盛,骨髓充,可供骨之營養使骨堅實,肝藏血,供給筋骨活動所需血液使之屈伸靈活。
女性中年以後肝腎精血逐漸虛弱,絕經後肝腎功能更衰,筋骨失養。臨床上,應以補肝養血柔筋為法,治療女性膝關節炎。
治療膝關節炎,患者可服用一些補腎養肝的中成藥如滋補肝腎丸,益腎堅骨丸等。局部理療或敷一些具有活血祛風止痛作用的膏藥,對緩解膝關節疼痛有一定幫助。有些人患了膝骨關節炎後擔心今後會殘廢,以為必須鍛煉才能保持關節功能;有人認為得這病是因為活動減少所造成的,只要多活動就能減輕疼痛。於是,他們忍著疼痛反復曲伸關節,揉按髌骨,以各種方式活動膝關節。
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過度的活動使關節軟骨磨損加重,可誘發滑膜充血引起關節積液;上下台階,跑步都使關節受力加大,加重關節疼痛。因此,患了膝關節炎後應進行適當運動,以保持膝關節的活動度及肌力。
防治關節炎: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濕、保暖,膝關節疼痛時,盡量休息。疼痛緩解後,每天在平地慢走兩次,每次20分鐘。減少上下樓梯、跑步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不得已走樓梯定要扶住樓梯或持拐杖,不要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