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骨關節結核多發於青年 有致殘風險

骨關節結核多發於青年 有致殘風險

  其實在人體上除了頭發和指甲等少數器官外,其他部位都是可能發生骨結核的,但是脊椎和關節由於經常運動容易遭受外力創傷和扭傷,使對骨質起保護作用的周圍軟組織腫脹發炎,結核菌容易乘虛而入。因此骨結核病多發生在脊椎和關節部位。此外,調查發現患骨關節結核的病人以30歲以下的患者多見,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終生殘疾。

  什麼是骨關節結核?

  骨關節結核是以骨質破壞和骨質疏松為主的慢性病,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年。系繼發性結核病,原發病灶主要在肺部。結核菌在原發灶進入淋巴血行播散到全身各髒器,特別是網狀內皮系統包括骨關節,多數播散灶被吞噬細胞所消滅,而極少數播散早潛伏下來,一旦人體抵抗力降低,潛伏感染灶中的結核菌繁殖,突破包圍的組織而發病。

  根據結核病人發病數量推測,骨關節結核總發病人數在5-15萬左右,其中脊柱結核占2.5-7.5萬,需要手術患者僅有20%,約5000-15000人。

  骨關節結核的相關症狀

  骨關節結核一般為單發,常發生在脊椎,其次為膝、髋及肘關節等。發病緩慢,可有下午低熱,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

  稍晚期形成不紅、不熱膿腫,稱為寒性膿腫;破潰以後,形成窦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

  病變活動期血沉增快,白細胞分類中,淋巴球增高;膿液中可能找到結核桿菌,病理檢查有助於確診。

  X射線檢查可見骨質疏松及骨質破壞,椎間隙或關節間隙狹窄及膿腫陰影。

骨關節結核多發於青年 有致殘風險

  診斷與治療需要進一步規范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骨科主任秦世炳教授表示,目前骨關節結核的診治水平仍參差不齊,診斷與治療也需要進一步規范化。目前在骨結核治療中還存在早期誤診誤治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缺乏對骨關節結核病的整體認識;在治療上,還存在重手術,輕綜合治療尤其是輕藥物治療而出現復發、復治和耐藥的情況。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療的目的是要求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局部病灶,縮短療程,減少殘疾,防止並發症,爭取早日康復。在方法上,要求全身療法與局部療法相結合,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相結合。

  1.全身療法

  包括休息營養療法及抗結核藥物。充足的營養是增加抵抗力的基本條件。合宜的營養在於良好的食欲及膳食的配調得當。最好選擇多種食品﹐注意烹調﹐多換花樣﹐以刺激食欲。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利福平﹑及比嗪酰胺等。為了避免耐藥菌株產生﹐通常聯合應用2種或3種藥物﹐以3個月為一療程﹐各種藥物可交替使用。一般應用藥一年以上。

  2.局部治療

  包括局部制動﹐膿腫穿刺﹑局部注射藥物﹑病灶清除術﹑關節融合術﹑截骨術及關節成形術等。

  骨關節結核的飲食宜忌

  1.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和鐵質

  維生素A有增強身體抗病能力的作用;維生素B和C可提高體內各代謝過程,增進食欲,健全肺和血管等組織功能;如有反復咯血的病人,還應增加鐵質供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適當多吃海產品

  骨關節結核病人還可多吃海產品,如紫菜,深海魚,對蝦等。海洋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蝦,可治療手足抽搐、皮膚潰瘍、水痘、筋骨疼痛、骨結核等多種疾病。

  3.烹調上下功夫

  骨關節結核病人的食欲特別不好,為增加食欲,可在烹調上下功夫,做到品種多樣化,色、香、味、形好。有條件的除每日三次正餐外,可另加兩次點心。

  4.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

  因結核病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在藥治和飲食調治並用的同時,還應注意充分休息及適當的戶外活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