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骨關節炎莫大意 嚴重可致關節功能喪失

骨關節炎莫大意 嚴重可致關節功能喪失

  骨關節炎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嚴重的可使關節軟骨全部脫落,導致關節畸形和關節功能喪失。6月22日,濱州醫學院煙台附屬醫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關節外科主任王兆傑做客“濱醫煙台附院——名醫講壇”欄目,就骨關節炎防治與廣大網友朋友進行交流。

  王兆傑介紹,骨關節炎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屬退行性病變,實際正確的名稱應該是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等。骨關節炎容易誤導使人認為這個病的病因或本質是炎症引起的,其實不然。人老了,關節軟骨會發生退變,軟骨細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質酸及聚氨基葡萄糖,從而導致軟骨基質軟化,並失去彈性和強度,容易磨損、破壞、丟失,並形成關節周圍骨的代償性骨增生,人們通常稱之為骨刺、骨質增生。這是產生疼痛和運動障礙的重要原因。嚴重的骨關節炎可使關節軟骨全部脫落,導致關節畸形和關節功能喪失。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最多見的,早期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因膝關節內側間室的軟骨破壞常較外側重,故內側疼痛腳外側重。若髌股關節同時受累,疼痛在上、下樓梯時明顯。下蹲時疼痛,站起時需手扶地或是將身體撐起,以減輕疼痛。膝關節活動時,患者會感到關節內發出"咿呀"聲,或髌骨後有摩擦感。關節內有游離體卡在關節的某一部位時,行走時會突然因劇烈疼痛而被迫停止,醫學上稱之為膝關節“絞鎖”,需稍事休息及輕微活動後,待疼痛消失,才能繼續行走。合並滑膜炎時,會有關節積液和腫脹。晚期,常有膝內翻畸形或屈曲畸形。

骨關節炎莫大意 嚴重可致關節功能喪失

  肥胖為骨關節炎重要誘因

  骨關節炎高發人群是老年人、絕經後的女性和肥胖者。在55歲以上的人群中,女性患者較多,患病率約是男性的兩倍。肥胖也是重要的誘因,且對女性影響更明顯。肥胖不僅導致全身代謝發生改變,而且可使膝關節承受的應力增大。

  此外,骨性關節炎高發人群還包括重體力勞動者、職業運動員和舞蹈演員。他們因關節軟骨長期受高強度的應力磨損而容易患病。骨性關節炎的發病部位還有地域和種族差異,北方人較南方人發病率高,西方人髋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率較高,而東方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率較高。

  預防:避免有害關節運動

  關於骨關節炎預防,王兆傑介表示,許多老年人對膝骨關節炎的危害認識不清,以為這只是年老體衰的表現,不用治療,很少去醫院就診,結果加快了病變的發展。因而對此病不能掉以輕心,應盡早發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開始重視對骨性關節炎治療的研究。特別是2000年初,來自全世界52個國家的骨科專家在日內瓦成立了“骨與骨關節十年”組織,將2000年至2010年定為全球防治骨性關節炎的重點十年。

  市民應注意膝關節保護,減少負重,如使用護膝,防止受寒、外傷,勿站立時間太久,勿提重物行走;堅持適量運動,進行膝關節功能和增加肌力的鍛煉,如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等,但應避免有害關節的運動。如上下樓梯、下蹲、登山等;注意減肥,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多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少吃高脂、高糖、高鹽的食品。

  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熟

  針對骨關節炎治療,王兆傑介紹,市民應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包括對症及病因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是治療骨性關節炎最常用的藥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熱作用。對因治療,目前歐美各國已廣泛使用氨基葡萄糖作為治骨關節炎的首選對因治療藥物。此藥能促進軟骨成分蛋白多糖的合成,修復關節軟骨組織;防止軟骨組織退化引發的骨關節炎以及消炎止痛。我國已開發此藥用於臨床治療。 同時,在藥物治療和康復時,可采用中醫藥治療,口服中成藥、湯藥,推拿、按摩、針灸等;或理療,烤電、紅外線燈照射等,可幫助緩解局部症狀,止痛消腫。

  而骨性關節炎發展到中晚期就只有手術治療了。人工關節置換術被譽為20世紀骨科發展史的重要裡程碑之一,是骨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它使患者術後疼痛明顯減輕,功能明顯改善,使過去只能依賴拐杖行走,甚至只能截肢的患者,重新獲得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作為一種成熟的治療方法,人工關節置換術在國內外已被廣泛應用。2014年美國約有120萬例關節置換術,在我國也有40萬例。“我今年4月份一個月就做了接近40例關節置換,也充分說明了對這項技術的數量掌握和廣泛成熟運用。現在隨著材料力學和制造業的進展,人工關節假體的組織相容性和耐磨損性能都有大幅提高,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90%左右已超過20年,甚至更高。所以不必擔心人工關節的材料問題。”王兆傑介紹。

  目前,影響人工關節開展的因素除了與經濟條件有關外,主要是普及教育不夠,廣大患者不了解做人工關節置換有什麼好處,許多基層醫院的醫生也未認識和掌握此項技術。做了關節手術的患者普遍反映的是:沒想到手術效果這麼好,手術做晚了,早做幾年就少受罪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