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骨質疏松說得太嚴重了,其實隨著年齡增長,骨頭含鈣比例不可避免地降低,骨質疏松是必然發生的。有數據統計,30歲是人體的骨密度高峰期,30歲以後骨密度就會逐年下降,30-40歲的女性骨密度一年降低0.7%~1.5%,40-50歲一年下降1.5%~3%。這樣計算下來,60歲的女性骨密度下降24%,而國際上診斷骨質疏松的標准是骨密度下降30%,也就是說,大部分的60多歲女性都下降22%以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骨質疏松的問題。
老年人骨質有機成分減少,骨頭變脆,容易骨折,這是一種退行性的病變,徹底根治是不可能的。有的患者不理解,我只能解釋說,“如果把人體比作房子,你的房子舊了,會不舒服,也就是漏雨,我們的治療只能解決漏雨的問題,不能把房子翻新。”
用中醫補肝腎、活血化淤的方法可以延緩骨頭衰老,也可吃些山藥、芝麻、蝦皮、干果杏仁等食物。農村老太太骨質疏松發病率低,跟她們堅持勞動、曬太陽、吃得清淡有關。打太極拳的人骨質疏松也比較少。
另外,食物蛋白質含量越高,對於鈣的需求越高,更易帶走骨頭中的鈣,因此建議老年人適當活動,多曬太陽、飲食清淡。
現代人長期久坐,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上升,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頸椎病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很多都是電腦用得多導致的,或者躺著看電視等不良姿勢,導致頭頸和腰部過曲,長期也會導致頸椎病。預防頸椎病首先要改掉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習慣,辦公室人群可以工作一段時間做這個動作:用雙手支撐椅子站直,頭往後伸,一小時做三分鐘,可以緩解長期久坐對頸椎的壓迫。
對於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中醫有手法、針灸、藥物治療,外國也有物理治療、理療鍛煉等非手術治療方法,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現在開刀的比例很大。目前,西醫骨科對於什麼情況需要開刀,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有調查顯示,頸椎病真正需要手術的只有10%,腰椎間盤突出的比例更少。按照國際的標准,經過非正規手術治療半年以上還影響生活工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才需要手術。而國外的研究發現,手術的恢復情況與非手術情況在一年後是一樣的。
骨科疾病往往虛實夾雜、寒熱夾雜,治療退行性疾病,一面要解決其虛,一面要解決其實。補虛的可以用黃芪30克、玫瑰花3克、紅棗9克一起煮一小時,帶到工作單位當水喝,長期服用可以補氣養血、調節免疫、改善循環,降低血黏度,可作為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折後期水腫等的日常保健方法。
中老年氣虛、血淤、肝腎不足,可用生三七、地鱉蟲、全蠍、蜈蚣各0.6克打粉,每天泡水服用,可以活血通絡,加強氣血循環,對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