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病因復雜,中醫中並無骨質疏松這一疾病名稱,根據其臨床症狀,骨質疏松屬於中醫中骨痺、骨痿、虛勞等范疇,其中醫發病機理如下。
中醫理論認為,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能生髓,髓以養骨,故骨及骨髓的生長、發育、修復等均有賴於腎氣的滋養。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足、腎精充實,則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堅固;若腎氣不足,腎精虧虛,則骨髓乏源,骨骼失養,髓弱骨枯。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精依賴脾精的滋養才能不斷得以補充。
若脾不運化,脾精不足,則腎精乏源,也可造成骨骼失養。肝藏血,主筋,筋束骨,筋骨相連,且肝腎同源,精血相生;腎虛肝亦虛,若腎精不足,肝血虧損,則骨髓失其充養,筋脈濡養不足。老者之氣血衰,老年人元氣漸衰,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氣虛而致血瘀,這也是骨質疏松症發病的一個重要環節。
因此,骨質疏松症以腎虛為本,也可兼有肝脾虧虛、氣虛血瘀。由於患者體質差異,陰陽盛衰、氣化代謝等方面的特點不同又可分為以腎虛為主的幾種基本證候類型:腎精氣虧虛、腎陰虛、腎陽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證以及瘀血阻絡等證。隨病情發展,骨質疏松症後期各證均轉為腎虛血瘀的本虛標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