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病因 >> 小兒伛偻病的3個病因

小兒伛偻病的3個病因

  佝偻病即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長著的長骨干骺端軟骨板和骨組織鈣化不全,維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鈣化不全。

小兒伛偻病的3個病因

  小兒伛偻病的3個病因介紹

  1、維生素D攝入量不足:所謂攝入(吃入)的維生素D系指外源性維生素D,均含於食物之中,如每升牛奶中含維生素D3-40國際單位,一個蛋黃含25國際單位,每公斤肝類含15-50國際單位。實際上這些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往往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再加上喂養不當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

  2、紫外線照射不足:內源性維生素D由紫外線照射而來。皮膚的基底層貯存有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轉化為膽骨化醇,也就是維生素D3。因此,孩子通過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就可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3。一般日照時間的長短與佝偻病的發病有密切關系,南方日照時間長,佝偻病的發病率低;相反,北方日照時間短佝偻病的發病率就高。此外,如果存在吸收或阻擋陽光中紫外線的因素,也可造成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良,如現代高層建築的遮擋;空氣污染以及整日閉門不出等。

  3、其他因素的影響:

  包括:

  (1)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當:人乳中鈣、磷的比例適當,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鈣、磷含量雖然較高,但因磷含量過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養的小兒中佝偻病的發病率較高。

  (2)生長發育過快:小兒生長發育過快時,維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給不足就易發生佝偻病。此外,早產兒原本體內鈣、磷儲備不足,加上出生後生長發育較快,極易發生佝偻病。

  (3)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瀉及肝、腎疾病,往往影響鈣、磷吸收,易導致佝偻病。

  伛偻病跟微量元素缺乏的關系

  1、日光照射不足

  維生素D由皮膚經日照產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過膳食補充。此外空氣污染也可阻礙日光中的紫外線。人們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樓林立的地區、生活在室內、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陽屏阻礙紫外線、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區等都影響皮膚生物合成足夠量的維生素D。對於嬰兒及兒童來說,日光浴是使機體合成維生素D3的重要途徑。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海水魚如鲱魚沙丁魚,動物肝髒魚肝油等都是維生素D2的良好來源。從雞蛋、牛肉、黃油和植物油中也可獲得少量的維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維生素D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嬰幼兒對它的需要,需多曬太陽,同時補充魚肝油。

  3、鈣含量過低或鈣磷比例不當

  食物中鈣含量不足以及鈣、磷比例不當均可影響鈣、磷的吸收。人乳中鈣、磷含量雖低,但比例(2∶1)適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鈣、磷含量較高,但鈣磷比例(1.2∶1)不當,鈣的吸收率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產兒因生長速度快和體內儲鈣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嬰兒生長發育快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歲後因生長速度減慢且戶外活動增多,佝偻病的發病率逐漸減少。

  5、疾病和藥物影響肝、腎疾病及胃腸道疾病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兒膽汁郁積、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難治性腹瀉等疾病均可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長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等藥物,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和代謝而引起佝偻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