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腫(bonecyst)也稱單純性骨囊腫(simplebonecyst),好發於2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男女發病之比為2:1,好發於長管狀骨干骺端,最常見的是股骨和肱骨上端、胫骨兩端、股骨下端、桡骨近段和腓骨上段,亦見於短管狀骨、椎骨、肋骨和扁骨。
骨囊腫的確切病因不明,學說很多,Mirra推測可能是在胚胎時期少許具有分泌功能的滑膜細胞陷入骨內,結果引起滑液聚集而形成骨囊腫。骨囊腫在其發展過程中很少出現症狀,大部分病人是由於外傷造成病理性骨折後產生局部腫痛、腫脹、壓痛、不能活動等骨折表現而發現。少數病例表現為局部包塊或骨增粗,關節活動多正常,肌肉可輕度萎縮。發生在下肢的患者,偶有跛行。
長骨囊腫呈圓形或卵圓形,長軸與骨的長軸一致,多為中心性生長,也可以偏於一側,單囊或多囊,邊緣光滑,內容物為黃色透明或黃綠色液體,囊壁為光滑的白色或灰白色的纖維薄膜,鏡下囊腫的骨壁與正常骨組織相同。多次骨折者由於囊內血液進入而可以呈血性。由於囊腫的侵蝕,骨皮質菲薄、膨脹,極易發生病理骨折,病理骨折後局部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應。骨折後囊內液體流出,骨折片可內陷,在影像學上稱為骨折片陷落征,為其較為典型的表現。骨囊腫可伴有鈣質樣高密度硬化邊緣和伸入囊腔的骨嵴,有無硬化邊是其和骨巨細胞瘤的重要鑒別點。MR掃描T1WI病灶為中低信號,T2為均勻的高信號。
動脈瘤樣骨囊腫(aneurysmalbonecyst)有稱良性骨動脈瘤,病因不清,好發於10-30歲,男女發病率相似。60%-75%發生於股骨上端、椎體和附件,主要表現為局部腫痛,靠近關節時出現運動障礙,侵犯胸腰椎可以出現疼痛和下肢萎縮,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