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症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
骨質疏松症的具體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內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松,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松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松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松重要因素。
二、遺傳因素
骨質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松症的重要指標,骨密度值主要決定於遺傳因素,其次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三、營養因素
已經經發現青少年時鈣的攝入與成年時的骨量峰直接相關。鈣的缺乏導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松。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可出現骨質軟化症。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骨機制蛋白合成不足,導致新骨生成落後,如同時有鈣缺乏,骨質疏松則加快出現。維生素C是骨基質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質的正常生長和維持骨細胞產生足量的鹼性磷酸酶,如缺乏維生素C則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四、廢用因素
肌肉對骨組織產生機械力的影響,肌肉發達骨骼強壯,則骨密度值高。由於老年人活動減少,使肌肉強度減弱、機械刺激少、骨量減少,同時肌肉強度的減弱和協調障礙使老年人較易摔跤,伴有骨量減少時則易發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腦卒中等疾病後長期臥床不活動,因廢用因素導致骨量丟失,容易出現骨質疏松。
五、藥物及疾病
抗驚厥藥,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以及卡馬西平,引起治療相關的維生素D缺乏,以及腸道鈣的吸收障礙,並且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過度使用包括鋁制劑在內的制酸劑,能抑制磷酸鹽的吸收以及導致骨礦物質的分解。糖皮質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增加腎髒對鈣的排洩,繼發甲狀旁腺功能障礙,以及性激素的產生。長期使用肝素會出現骨質疏松,具體機制未明。化療藥,如環孢素A,已證明能增加嚙齒類動物的骨更新。
六、其他因素
酗酒對骨有直接毒性作用。吸煙能增加肝髒對雌激素的代謝以及對骨的直接作用,另外還能造成體重下降並致提前絕經。長期的大強度運動可導致特發性骨質疏松症。
骨質疏松症的危險是容易骨折,骨折給病人帶來痛苦最大,甚至縮短壽命,其中最嚴重的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病人如果不做手術,長期臥床可能並發褥瘡、肺炎和尿道感染等,這些問題使康復更困難,甚至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