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西醫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1.物理治療 理療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對藥物不能緩解症狀或不能耐受者。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局部血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為主。中醫針灸、按摩、推拿等傳統治療可有一定效果。
2.鍛煉 適當鍛煉對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及增強受累關節肌力有利。靜力鍛煉或稱等長運動,為增強肌力的簡便有效運動;散步、游泳等戶外運動適用於骨關節炎病人,能增強病人的耐力、日常活動能力,消除抑郁和焦慮;不同病人應著重不同鍛煉,如頸椎、腰椎骨關節炎,經常進行頸、腰旋轉,屈、伸運動,手骨關節炎經常作抓、握鍛煉等;患膝或髋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應避免作負重的運動鍛煉,如爬山,爬樓梯,長距離行走等。
(二)藥物治療
1.鎮痛劑和非甾體類抗炎藥 輕、中度疼痛可先選用一般鎮痛劑,如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醋氨酚(撲熱息痛)、曲馬多。非甾體類抗炎藥如美洛昔康、依托度酸、塞來昔布等使用原則及注意事項與其他疾病中應用相同,老年人易對非甾體類抗炎藥產生不良反應,尤其應注意胃腸道和腎髒的副作用。
2.糖皮質激素 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對骨關節炎絕對沒有必要。對其他治療無效的個別急性炎症表現的關節,以及關節周圍肌腱炎等可予關節內或病變部位行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但是注射本身可損害軟骨,因此不宜反復使用。同一部位2次注射間隔至少3個月以上。
3.軟骨保護劑 軟骨保護劑含氨基葡聚糖多硫酸鹽酯、氨基葡聚糖多肽復合物、透明質酸、硫酸葡糖胺、腺苷基蛋氨酸s等。這些制劑有的是軟骨中氨基葡聚糖的基本成分,是軟骨細胞合成氨基葡聚糖的主要原料,有的能抑制軟骨中多種蛋白酶活性,有的能增加軟骨分化或刺激軟骨細胞生長。目前這些制劑還在探索研究階段。透明質酸為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也見於關節軟骨,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對緩解症狀及保護關節軟骨有一定作用。
(三)手術治療
包括骨贅切除術,關節固定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人工關節置換術應用於:
①嚴重疼痛經各種治療無效者;
②發生功能障礙而影響日常生活者。
因為人工關節均有一定壽命限制,而增加手術次數則增加手術難度和降低成功率,故一般用於年齡在60歲以上者。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年齡限制也會有所降低。美國每年為膝、髋骨關節炎患者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超過10萬例。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有更多的嚴重骨關節炎患者會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關節炎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紹之後,對於如何護理治療患者會比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