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經驗方法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經驗方法

  肩周炎為什麼疼痛難忍?

  肩周炎的初期或稱急性期以肩臂疼痛為主要表現,活動功能受限不明顯,也稱為凍結進行期。臨床表現為劇烈的肩臂多部位疼痛,肌肉痙攣,夜間症狀加重,經常因疼痛而不能入睡,有時稍睡片刻即因疼痛而醒,嚴重的可由於劇痛而徹夜難眠。手術探查可見關節腔囊壁的纖維層攣縮變厚,使關節腔間隙狹窄,容量減小。病理觀察可見到病變軟組織以充血、腫脹、滲出為主,由於充血、水腫的壓迫和牽張、滲出物以及炎性產物的刺激,導致局部的劇烈疼痛。肩周炎的急性期約持續1個月左右轉入慢性期。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經驗方法

  慢性期以炎症增生改變為主,腫脹和滲出減輕,所以疼痛緩解,但關節運動逐漸受限,臨床表現以運動障礙為主。手術探查可見到關節腔及滑液囊內的滑液粘稠,甚則呈膠狀。部分肌腱、腱鞘、韌帶及關節囊和滑液囊增生肥厚並粘連和纖維化,緊密地包裹著肩關節,形成所謂“凍結狀態”。此時症狀特征為肩關節的各方向活動范圍明顯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受限最明顯,只能有極小的活動度或完全不能動,梳頭、摸背、穿衣、系褲、持物、甚至吃飯都有困難。肩臂周圍壓痛廣泛,肩峰下、結節間溝、喙突以及肩後小圓肌附著處,肩胛骨內上角與內側緣,肩胛間區等處均可有明顯壓痛。繼則發展至關節僵硬強直,好像肩和臂凝滯在一起,並可見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的肌肉萎縮。

  治療肩周炎有哪些中醫經驗方法?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名家方藥極多,各有所長,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或消除肩周炎的疼痛症狀,增強或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在此我們僅介紹其中幾種治療肩周炎頗為有效的中醫經驗方藥。

  (1)伸筋丹有專家研制的伸筋丹,對治療肩周炎的疼痛症狀有較好的作用。伸筋丹的組成有:地龍(炒)500克,馬錢子(制),紅花各350克,漢防已,乳香(醋炒),沒藥(醋炒),骨碎補(制),五加皮各150克。具體制法為;馬錢子用砂燙至外表呈棕黃色並鼓起祛毛屑,骨碎補用砂燙祛毛。將上述藥物粉碎成末混勻,裝入膠囊,每丸含0.15克,用時,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為1個療程,停藥5日,再服15日。該藥有較好的解痙鎮痛作用。藥理分析結果表明其鎮痛作用不屬於中樞性鎮痛,而是通過局部的消炎,消腫以達到消除疼痛症狀的目的。此外,該方對其它骨傷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較好療效。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經驗方法

  (2)黃芪桂枝五物湯有專家研制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肩周炎。藥方組成為: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棗4枚,細辛3克,制川烏,制草烏各5克,止痙散粉1.5克。用時,除止痙散粉隨飲片煎湯送服外,其余諸藥加水煎,分2次服。由於中老年人肝腎漸衰,筋骨,筋膜等組織逐漸退行性改變,在風、寒、濕、邪浸襲的誘因下,造成肩關節局部的肌肉,筋膜,軟骨等組織發生緊張,僵硬,變性,增生或萎縮等病理改變,因此,采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通過方中的桂枝,可辛溫助心陽,通經絡,改善肩關節周圍筋骨,經絡等的血運,驅除肌表之邪,以緩解疼痛,芍藥苦平,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藥以苦化陽,調和陰陽,溫養血脈,合大棗養胃氣而發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黃芪調治營衛氣血不足,細辛祛除裡寒之邪,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止痛,治風痺等肢體麻木,止痙散粉解痙攣而且通絡,上述諸藥加減應用,對治療肩周炎的較好效果。此外,該方對頸椎病,腰腿痛也有較好療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