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疼痛一旦發作,常常會使患者連生活中最基本的動作都難以完成,“舉手之勞”成了“舉手之痛”。
眼下,肩周炎似乎成了肩關節疼痛的代名詞。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中心主任陳世益教授提醒,肩關節疼痛未必都是肩周炎惹的禍。
肩關節病誤診多
肩周炎是人們最為熟知的肩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或肩關節僵硬。其實,肩周炎較為准確的專業名稱應該是“凍結肩”或“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由於多發於50歲上下的中老年人,又俗稱為“五十肩”。
在普通骨科或傷科門診,不明原因的肩痛患者絕大多數都被診斷為肩周炎或所謂的“五十肩”,服用止痛藥、按摩推拿和功能鍛煉成為治療肩痛的基本手段。而事實上,肩關節疾病多種多樣,除了肩周炎之外,還包括凍結肩、肩部撞擊症、肩袖損傷、盂唇損傷等等,非專業的肩關節外科醫生常難以准確鑒別。
陳世益教授告訴記者,在上海某大型社區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真正的凍結肩,也就是肩周炎患者,在中老年肩痛人群中僅占20%,而導致肩痛最常見的病因包括肩部撞擊症和肩袖損傷等。
肩袖損傷更多見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肩關節疼痛或僵硬,當肩關節活動到某一角度時會覺得疼痛或無力,胳臂抬不起來,夜間睡覺經常會痛醒,不能側臥,疼痛往往持續一年以上。推拿、理療、中藥、針灸、封閉都嘗試過,還遵照醫囑每天堅持鍛煉,爬牆、拉吊環、棍棒操、繩操,一一嘗試卻不見好轉,每次運動後疼痛還會加重。經仔細的專業檢查後,他們都被告知患了同一種病——肩袖損傷。
陳世益教授指出,肩袖損傷在60歲以上由於肩痛前來就診的老年人中非常多見,甚至遠遠多於肩周炎。肩袖損傷一般可分為急性撕裂傷和慢性勞損傷兩種,且並不局限於中老年人。急性撕裂傷常見於猛烈提拉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等,比如公共汽車上手扶拉桿站立的乘客,突然遇到急剎車時身體失去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傷。慢性勞損傷常見於曾經摔傷並用上肢撐地或用力提拉重物、過度使用上肢後引起。在長期從事網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舉過頭頂的運動人群中也比較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