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頸肩治療的疼痛要注意的誤區

頸肩治療的疼痛要注意的誤區

  頸肩疼痛多由頸椎病引起。由頸椎骨關節病變或頸椎椎管內外軟組織病變引起的各種病症。

  治療頸肩疼痛首先要確定是否有嚴重的神經或脊髓壓迫症狀。有的話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去除壓迫神經及脊髓的病變(骨刺或椎間板)。如果沒有明顯的神經及脊髓症狀,治療以藥物開始,先使用一些消炎鎮痛藥加上肌肉松弛劑,減輕肌肉的發炎及緊張,進而改善局部血流,幫助肌肉恢復。藥物可以選用芬必得、復方丹參、七葉皂甙鈉等,必要時可短期使用大劑的地塞米松。

頸肩治療的疼痛要注意的誤區

  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可以加上復健治療。

  復健治療主要是以熱敷或短波理療,改善肌肉的血流,以幫助肌肉發炎的恢復。可是,一些患者發生頸肩疼痛做治療時常走入誤區:

  頸肩疼痛亂按摩:神經根水腫引起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此類型頸椎病最為常見,約占頸椎病的60%。該病急性發作時千萬不可進行按摩、推拿、牽引,否則會加重神經根水腫,使病情惡化。應先通過系統治療消除神經根水腫,再由專業醫生指導進行推拿、按摩、牽引等治療。

  症狀稍緩停止治療: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因頸椎炎症、水腫,壓迫椎動脈導致腦供血不足的頸椎疾病,此類型頸椎病也較為常見,約占頸椎病的10%至15%。當治療一段時間症狀明顯改善後,患者千萬不可放松警惕,應遵醫囑繼續進行針灸、推拿等中醫綜合治療,以改善腦供血狀況,否則會因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引發類似小張的腦萎縮病症。

  濫服止痛藥物:

  頸肩疼痛時自己濫服止痛藥往往會掩蓋真實病情。因止痛藥的作用,疼痛症狀雖暫時緩解,但病根未除,膨出的頸椎間盤逐漸壓迫脊髓,會造成肢體功能障礙,再重者可致癱瘓。

  小病大治:

  由於頸部解剖結構復雜,頸椎病其症狀亦隨之多樣化,有5%左右的不典型患者容易和骨關節病、胃病、神經官能征、更年期綜合征及冠心病、高血壓相混淆,一旦盲目治療隱藏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患者必須選擇正規醫院就診。有些患者,特別是一些輕度或早期患者因缺乏頸椎病防治知識,又求醫心切,覺得多用藥、用好藥就能迅速治愈,常常是中藥、西藥多種藥聯合應用,按摩、藥物外敷、針灸一起上,造成“小病大治”,過度治療,結果適得其反。

  害怕手術:

  有一些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於病情嚴重,醫生勸說應該手術,但有些患者想到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知難而退了。殊不知,脊髓是沒有再生能力的,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需要醫生臨床干預的主要類型。如果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仍采用非手術方法,不但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頸肩治療的疼痛要注意的誤區

  消除骨刺:

  在頸椎病的病程中,椎間盤蛻變導致頸椎失穩,引起一系列相關症狀,但另一方面機體通過椎體骨質增生(骨刺)來增加椎間的接觸面積,達到穩定代償。試想假如椎間盤只有蛻變,沒有增生,恐怕許多患者的頸椎關節早就磨損得無法使用了。從這種意義上說,骨刺的出現對機體是一種保護性反應,還給患者帶來了好處。這也是醫生對多數頸椎病患者首選保守治療的依據。有些藥品銷售商宣稱通過口服或外敷某藥可消除骨刺,這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輕視預防:

  頸椎病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預防起來並不難。現在醫學上已證實與頸椎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有:環境溫度和濕度、吸煙史、急性和慢性咽部感染史、軟床高枕、每天平均持續低頭工作超過4小時等。

  健康人群應把預防重心前移,特別是青少年和中年人群要避免患病的高危因素,做好自我防護十分重要。小兒應從小懂得頸部保健知識,伏案學習時間不能過長,工作1小時左右應起身活動,並活動頸部數次,以改變單一姿勢引起的頸肌群缺血缺氧後出現的酸脹麻痛感,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枕頭避免過高,以平躺時臉與胸成一水平面為宜。注意冬季頸部保暖,以免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