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反復腰痛風濕or骨關節炎

反復腰痛風濕or骨關節炎

  患者,69歲,反復腰部疼痛向左下肢放射3年多,被當地醫院診斷為風濕,治療後療效不佳。患者到某社區醫院求診。醫生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終於確診為骨關節炎(脊柱型)。

反復腰痛風濕or骨關節炎

  脊柱骨關節炎多由於中年後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髓核脫水,致椎間隙狹窄。骨質磨損有骨贅形成。大多無臨床表現,如有症狀亦輕重不一,多數為慢性病程,但有時因損傷、舉重、突然活動脊柱等外因而導致急性發作。

  在頸椎、鉤椎關節邊緣的骨贅可使頸神經根穿離椎間孔時受擠壓而出現反復發作的頸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動欠靈等。椎體後緣的骨贅可突向椎管而擠壓脊髓,引起下肢繼而上肢麻木、無力,甚至四肢癱瘓。椎動脈受壓時可出現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胸椎的退行性變較少發生。

反復腰痛風濕or骨關節炎

  在腰椎,腰4至5、腰5至骶1是最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之處。主要症狀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常於扭傷、抬重物、彎腰用力後發生。體檢局部壓痛、直腿高舉試驗陽性,可有感覺、肌力和腱反射改變。脊柱的繼發性骨關節炎多由脊柱先天性畸形、側凸、骨折和骨結核等引起。

  體會:骨關節炎臨床表現主要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患者的血沉和類風濕因子等檢查均在正常范圍。X線檢查初期可正常,但隨著關節軟骨逐漸破壞、消失,X線平片可有典型表現,主要為關節間隙變窄,伴發滑膜積液時,偶可見關節間隙變寬。在脊柱除上述改變外,可出現髓核突出至上下椎體內形成軟骨下結節。核磁共振還可發現軟骨破壞、韌帶病變、滑囊炎和滑膜病變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